《抗生素的故事》2.第一部分

《抗生素的故事》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们先来说说,抗生素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今天的医学可以救死扶伤,减轻病人的痛苦,可在抗生素出现之前,医学不仅难以达到这些目的,有时甚至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比如,美国国父华盛顿在临终前,不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疗,反倒被他的医生们又是放血,又是催吐和灌肠,最终在痛苦的折磨中去世。华盛顿遭到这样的待遇,并不是因为医生们想要谋害他,实际上,医生们采取的是当时最流行、最权威的治疗方法,他们坚信这种治疗是有效果的。但实际上,这些高度介入性的疗法给病人带来的伤害,甚至比它可能带来的好处还要多。医学领域出现这种荒唐事儿,归根到底是因为当时的医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疾病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去治疗?在当时,这些问题统统没有科学的答案,绝大多数医学理论靠的都是人的主观联想和臆测。直到19世纪中后期,现代医学才开始步入正轨。在伟大的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等人的努力下,人们终于发现,原来细菌才是很多传染性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要想治病,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消灭相应的细菌病原体。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寻找一种既能消灭细菌,又不会伤害人体的靶向药物。诺贝尔奖得主、德国医学家保罗·埃利希把理想中的这种药称作“魔弹”,希望它像一种有魔力的子弹一样,一旦发出,就能药到病除。在寻找“魔弹”的过程中,埃利希为人类迈出了第一步。他通过分析大量化合物的化学特性,不断调整实验细节,最终合成了一种叫做撒尔佛散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有效地消灭梅毒螺旋体和锥虫,治疗梅毒和锥虫病。撒尔佛散是人类制造出的第一种现代化合药物,也是人类找到的第一颗“魔弹”,1910年一经问世,就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处方药。不过,因为撒尔佛散的应用范围很窄,除了梅毒和锥虫病以外,对其他疾病没有疗效,所以,并没有引起医学领域的重大革命。接下来,德国拜尔实验室的化学家格哈德·多马克,帮助人类迈出了寻找“魔弹”的第二步。多马克在研究化学染料的特性时,意外发现了有一类氮染料的衍生化合物,能很有效地消灭链球菌。多马克团队抓住这个意外发现,不断改进这类化合物的杀菌性能,最终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商品化的合成抗菌药“百浪多息”。相比于撒尔佛散,百浪多息这颗“魔弹”的杀菌效果更强,而且适用范围更广,能有效治疗由多种链球菌和非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从而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作为真正有疗效的现代药物,撒尔佛散和百浪多息第一次给了人类治愈疾病的主动权,不过说到底,这两种药物在对抗疾病的战争中,充其量都只能算一颗子弹,相比之下,接下来抗生素的发现,几乎可以说是开启了医学的一座“军火库”,彻底改变了人类与疾病对抗的敌我态势。而关于抗生素的一切,还要从苏格兰医生亚历山大·弗莱明的一次粗心大意说起。1928年,在英国圣玛丽医院工作的弗莱明,在度假前因为粗心,错把几个含有葡萄球菌的培养皿落在了医院实验室的长凳上,等他度假回来时发现,其中一个培养皿被青霉菌污染了,但神奇的是,培养皿中被青霉菌污染的区域附近,原本的葡萄球菌完全消失了。很显然,肯定有什么东西杀死了葡萄球菌。弗莱明经过研究发现,罪魁祸首是这种青霉菌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于是他把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人类由此发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抗菌能力比以往其他任何药品都强得多。有多强呢?细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这两类细菌可以被特定的染料染上不同的颜色,这里面的具体机制不过多解释,我们只需要明白,青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效果。作者指出,青霉素的抗菌性能,比以百浪多息为代表的抗菌药至少强20倍,而且对动物细胞的毒副作用很小,应用潜力巨大。但是,因为青霉素本身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制备和提纯比较困难,而且弗莱明并没有把主要研究精力投入其中,所以,在发现青霉素的最初十年里,人类并没有意识到青霉素的重要性。直到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另一批科学家们才成功提纯出青霉素,并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青霉素是一种当之无愧的“神药”。青霉素没有辜负人们对神药的期望。1942年初,一位名叫安·米勒的美国孕妇,在流产后患上了严重的链球菌败血症,医生们为她用上了当时能用的一切药物,包括以百浪多息为代表的抗菌药,但米勒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放在以前,米勒基本上已经被宣判死刑了,但幸运的是,在医生的争取下,她用上了当时还处于实验阶段的青霉素,随后奇迹般地从重症中痊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青霉素成功挽救生命的人。凭借着卓越的疗效,抗生素终于登上了属于自己的那座神坛,它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制药行业的竞争规则。上世纪20年代,美国医药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是维生素和抗菌药,医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当时的所有行业中排名第16位。然而,到1944年,因为正赶上二战对抗生素的巨大需求,整个医药行业迎来了风口,一跃成为当时利润最高的行业。此外,在抗生素投入工业化生产以前,美国有几百家大大小小的药企,但抗生素的量产彻底改变了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当时的药企,只要能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青霉素的生产合同,就能获得远超同行的发展速度,医药行业的大规模合并就此拉开帷幕。美国原来的上百家药企,合并成大约20家大公司,今天的辉瑞、默克、施贵宝这些医药巨头,基本上都是搭了抗生素这趟顺风车,才在制药业里确定领先地位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抗生素的故事》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