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边的陌生人》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乍一听这个书名,你可能会很好奇,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待在病人床边的不是亲友,就是医生和护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陌生人”。“病床边的陌生人”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病床边呢?这里所说的“陌生人”,不是什么来捣乱的坏人,恰恰相反,他们是一群富有同情心的来关心病人权益的人。他们可能是律师、法官、立法者、学者、媒体人,也可能是各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成员。他们并不专门从事医学行业,但是,为了维护病人的利益,他们都出现在了病床边。听到这儿,你可能还是会纳闷,维护病人的利益,靠家属和医生不就行了吗?干嘛要这些不懂医学的“陌生人”来插手呢?确实,在一般情况下,病床边只需要有家属和医护人员就够了,但是,当医生和病人、医生和家属之间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外部力量来干预。比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病人的家属认为医生有过错,但是,医生和医院都不愿意承认,那么,家属该找谁帮忙?又比如,某个病人已经成为植物人,家属觉得救治无望,不想再浪费钱,想要放弃治疗,但医生认为病人还没死,不愿意给病人拔管,这时候该听谁的呢?再比如,医院同时有很多病人等着做肾脏移植手术,但只有一颗肾脏可供移植,那么,这颗能救命的肾脏该给谁呢?这些问题其实很常见,它们都涉及医学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不是由医生或者病人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它需要经过法律界、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讨论,这时候,那些所谓的“陌生人”就会参与进来。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参与,现代社会对医学的监管才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医学是关系到无数人生命健康的行业,对它进行监管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传统社会并不是这样,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医生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尊崇的职业,医生会恪守比其他职业更高的道德标准,人们对医生这个群体有天然的敬意,医患关系通常也都很好,没有人想去监督他们的职业操守。但在二战前后,这种情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二战期间,现代医学在药物和治疗方式上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违背道德伦理的医学事件。比如,在不告知真相的情况下,医学研究者在大量弱势群体,比如犯人、孤儿、精神病人、残疾人身上做各种医学试验,这促进了医学的快速进步,但大量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他们的权益被严重忽视。二战结束后,这种侵害病人或其他弱势群体权益的现象仍在继续,但逐渐被揭露出来,越来越多的法律、哲学、伦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士采取联合行动,要求限制医学科研人员和医生的权力。他们推动立法机构通过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病人权益的法律,在政府和民间成立了各种医学伦理委员会,来对医学研究和治疗活动进行监管,逐渐把医学活动纳入了正轨。这本《病床边的陌生人》探究的正是这段被遮蔽的历史,书的作者戴维·罗思曼,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与外科医师学院讲席教授、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他从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多重视角,细致回顾了二战前后美国的一系列医学伦理事件,向我们展示了“陌生人”一步步走到病床边,监督医学发展的全过程。了解这段历史,会让我们对今天的医患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今天,医生的科研和临床治疗活动,有越来越清晰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这对他们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同时,病人在医事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在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能有各种捍卫权益的渠道,这些变化都与“病床边的陌生人”息息相关。 接下来,我就分两个部分来为你介绍这本书:第一,为什么说病床边需要“陌生人”?第二,“陌生人”是怎样走进实验室,走进医院,进而走到病床边的?
《病床边的陌生人》1.概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病床边的陌生人》1.概述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