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传奇》2.第一部分

《心外传奇》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心脏外科是怎么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每一个学科的建立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心脏外科也是这样。要想在心脏上动刀子,人们首先得搞清楚,心脏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今天我们都知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泵,它的作用是通过一刻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会和全身的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物质交换,再流回心脏,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些知识在今天的中学生物课本上讲得很清楚,但是人类搞明白这些知识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在公元2世纪,罗马有位著名的医学理论家,叫盖伦。心脏和血管是怎么回事呢?盖伦提出了一套理论,叫“血液潮汐理论”。简单来说,盖伦认为,血液是由身体中心的器官,也就是肝脏,生产出来的。血液生产出来以后,会像涨潮一样,从中心流向周围的组织和四肢,在这些地方经过一轮消耗,剩下的体液再像退潮一样,原路返回中心。血液在身体里的运动,就像潮汐一样,可进可退,周而复始。
今天我们知道,盖伦的这套“血液潮汐理论”显然是错了:血液怎么能在血管里倒流呢?那可是要死人的。但是盖伦的理论有一个大前提,这就是他相信,人的身体是受到灵魂的操控的。这个大前提很符合天主教的世界观,所以,在接下来的1400多年里,盖伦的理论一直被天主教会奉为金科玉律。如果有人胆敢挑战盖伦的理论,就很可能会被宗教裁判所绑上火刑架。
直到17世纪,随着解剖学的发展和宗教改革后天主教权威的衰落,才有人站出来否定了血液潮汐理论。这个人叫哈维,是英国王室的一名御医。基于大量的解剖学证据,哈维在1628年出版了一本72页长的小册子,清楚地描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路径。
为了说明盖伦理论的错误,哈维还做了一套有趣的演算。哈维估计,心脏每收缩一次,会排出56.7克血液。按心脏每分钟跳72下来算,一颗心脏一小时排出的血量就重达245公斤。一天下来,心脏排出的血量差不多是70多个彪形大汉的体重。假如按照盖伦的理论,这些血都需要肝脏在一天之内生产出来,岂不是太离谱了?哈维的这套演算是人类第一次把数学工具引入医学研究。哈维用定量的方法证明了血液潮汐理论的荒谬,那真相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血液在人体内是循环的。
到哈维这里,总算有人弄清楚了心脏是干什么用的。不过,哈维的这套理论提出来以后,并没有立刻受到学界的重视。当时有人问他:“就算你是对的,你研究这玩意儿有啥用呢?能多救活几条人命吗?”这是探索未知的先行者们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两百多年后,物理学家法拉第向人们展示他发明的一台小小的发电机,也有人问他:“这小东西能干什么用呢?”法拉第只能无奈地回答他:“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能有什么用呢?”从这以后,又过去了一百多年,到今天,全球的电力系统都是从法拉第桌上那台小小的发电机开始的;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也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只可惜,这些伟大的科学进步,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往往是被低估的。
哈维的理论正确地解释了心脏的功能,但心脏外科的诞生还要再等三百年。外科医学接下来的进展是缓慢的。直到19世纪早期,才有医生尝试用输血的方法救治病人,但治愈率很低。到了1867年,外科医学界开始形成共识:做手术之前,应该对手术器具进行消毒。1901年,研究证明了血液分为不同的血型。从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到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了将近两百年,在这期间,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这些我们今天最常见的医疗器具也陆续问世。外科医学这才渐渐呈现出我们熟悉的样子。
但是,心脏手术仍然是外科医学的禁区。在19世纪的奥地利,有位了不起的外科医生叫比尔罗特,被后世誉为“外科之父”。他留下了一句话:“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作为外科医学的祖师爷,比尔罗特说这样的话好像很奇怪,但他的确是在为他的徒子徒孙们着想。在整个19世纪,外科医学的技术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心脏手术的要求。一个医生要是贸然尝试心脏手术,就很可能断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过,面对着活生生的病人,外科医生们有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1896年,比尔罗特去世还不到三年,就有个德国的外科医生,给一个心脏外壁受伤的病人做了缝合手术,手术很成功。这位医生的手法确实了得,他跟着病人心跳的节奏进针出针,只缝了三针,就把伤口闭合了。在这以后,又有一些外科医生不顾比尔罗特的警告,给心脏受损的病人做了手术。但比尔罗特的预言没有错,这些手术确实以失败的居多。接下来,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场世界大战。战地医院里的医生就更顾不上比尔罗特的祖训了,能救一个是一个。他们从士兵们受伤的心脏里取出了无数弹片,外科医学的许多技术也在战火的洗礼中迅速成熟。不过,这个阶段的外科医生处理的都是偶发性的心脏外伤。整个外科医学界还没有发明出一套针对常规疾病的手术方案,心脏外科还不算真正建立起来。
心脏外科真正的建立是在1944年。这一年,两位美国的外科医生攻克了一项先天性的心脏疾病:蓝婴病。
“蓝婴”,就是指蓝色的婴儿。由于先天性的心脏畸形,婴儿生下来,心脏输送到肺部的血流量就很小,这就会导致婴儿缺氧,身体憋成青紫色。这种疾病从18世纪被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但是外科医学经过了20世纪前四十年的积累,终于有人敢向蓝婴病发起挑战了。
这位挑战者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女医生,名叫塔西格。她想出了一种聪明的治疗方案:既然心脏输送到肺部的血流量不足,那就在心肺之间建立一条新的管道吧。塔西格的治疗方案有个好处,就是手术不需要切开心脏。这就绕开了大量在当时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那这个设想能不能行得通呢?塔西格找到了医院的外科主任布莱洛克,两个人一商量,觉得值得一试。
不过,留给塔西格和布莱洛克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刚刚开始拿动物做实验,医院里就来了个患有蓝婴病的小婴儿,才一岁多,已经生命垂危。孩子的父母亲愿意尝试一切可能的治疗手段。这时候,一道难题摆在了塔西格和布莱洛克面前:治还是不治呢?要是治,手术还在研发阶段,治不好,对两位医生的职业生涯都是很大的打击。这不只关乎两位医生的个人利益,正在研发中的手术项目也可能就此搁置;那要是不治呢?生病的孩子可就没救了。经历了一番思想挣扎,布莱洛克还是决定,救人要紧。他的这个决定,拉开了心脏外科历史的序幕。
1944年11月29日,濒死的小婴儿被送进了手术室。布莱洛克主刀,塔西格一刻不停地观察着小婴儿的脸色。手术接近尾声,小婴儿的嘴唇从深蓝色逐渐转变成令人愉快的粉红色,历史上第一例针对蓝婴病的手术成功了。
这套由塔西格和布莱洛克研发的治疗方案,以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命名,叫做“B-T分流”。第一例手术成功后的五年里,B-T分流就治疗了一千多名蓝婴病患者。直到今天,B-T分流仍然在拯救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的生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心外传奇》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