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5.人生并不是线性的!寻找你的开悟时刻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昨天我们说到了,作者体验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他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会出现突然间的好运,还有一次他在美国,有人给他看了陶瓷的薄板,回去他就组织研发,在反复试验之后,也没什么成果,就在这时候,突然一个想法产生,制造像口香糖一样的陶瓷薄板行不行,最后他将这个想法实现了,一下就得到了市场的好评,硅谷的半导体公司,不约而同都采用了这种产品,这让京瓷公司几乎处于了垄断地位,在这个产品上,京瓷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称这种突然出现的灵感,叫做神灵的私语。当你工作进入忘我状态的时候,就会接受到神灵的指示,反过来说,你没有办法的时候,说明你工作还不够努力。可能还需要加把油。这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还是那句话,这东西你信则有,不信则没有,你永远不信,也就永远不会努力,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好结果。你要相信,多多努力,那肯定比啥也不干强多了。所以老齐建议,在这种事上,别太聪明,有些人还试图证明,神灵不存在,这就纯属是吃饱了撑的了,建立价值观,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机灵。很多人就是抖了一辈子机灵,认为这种毒鸡汤根本就骗不了他,然后这种机灵人,一辈子都活在社会底层。我相信您周边一定有这种很机灵的人。啥事他都懂,但就是干啥啥不成。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读书笔记:

作者从小就比较谨慎,这点是来自他父亲的遗传,而且做事很有计划性,但他偏偏得了肺结核这个毛病,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闹病,所以他的计划,往往都会往前排,能够尽早完成就尽早,所以相当于从小就养成了早作准备的习惯。而他母亲对他的影响就是乐观,始终保持开朗,他们家的生意,都是在母亲的鼓励下做起来的。所以一个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家长才是孩子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不光是财富和地位,还有各种品质和性格。

作者还从家庭中得到了一种性格就叫做正直,在他年轻的时候,看到同事们都在占公司的便宜,而他此时已经是个小组长了,所以经常会正义凛然的批评别人,这引发了别人的不适,甚至与工会发生冲突,他看不惯工会那套罢工的做法,认为如果要保护劳动者利益,自己首先要拼命努力工作,把公司搞好了,利益自然也就好了。其中有这么一件事,他们部门有一个人,满嘴都是牢骚和不满,工作也不好好干,批评更是充耳不闻,于是作者非常反感,让他主动辞职吧,结果这导致了他被工会围攻,工会成员群情激奋,开始批斗他。说他是公司的走狗。此时他反感至极,大声说,如果你们觉得不好好工作的人应该留下, 那我马上辞职。后来事情还不算完,他甚至中了埋伏,被工会的人袭击,遭遇了暴打,头都被撞破了,鲜血直流,但他反而此时不再退缩,一边满头流血,一边怒目而视,这时候那帮人反倒认怂了。作者把这种时刻,都当成是一次修炼,一次磨炼内心的机会,他坚信正道。

既然跟这些人干不到一块,后来他就干脆离开了那家公司,自己创办了京瓷,辞职后他还写了一封信,痛斥原公司的种种劣迹。后来这封信一直被父母保存着,现在重读别有一番滋味。当时原公司的社长也请求他不要走,说你一走公司就完了,还承诺给他加工资,但被作者无情拒绝了。其实,这个和王阳明的经历不谋而合,不怕得罪人,也不去讨好别人,只问内心,到底该做什么!良知即是正道。

作者经常跟员工们讲,做人和做企业统一起来,正确的做人之道,就是要正直,不骗人,关爱他人,这些都是父母教育小孩最简单的道理。而做企业也是如此,不管何时,都要记住,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觉得你偷偷的骗人没人知道,这些坏事,神明都在看着,放弃侥幸,才能把正道进行到底。

作者还强调,行动的规范,不要基于得失,而是要基于正道。这点老齐翻译下,说的是我们不要把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行动标准,而是要时刻想到,应该怎么做,正确的方法是怎么做。有人说,我就是做不到,那么该怎么办,这个没办法,学习只能告诉你该怎么做,但如果你知道怎么做,就是不去做,这个神仙也帮不了你。这种东西只能靠自己,饭喂到嘴边,自己不张嘴,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还不饿,等你真的饿极了,就会自己改变了。但不同的是,有的人还有机会改变,有的人则为时已晚。

作者讲了一个故事,当时他在做日航的时候,要加入航空联盟,之前日航加入的是最小的一个联盟,而当他们业绩转好之后,有更大的联盟抛来橄榄枝,让他们转会。此时他们不断地讨论,如果按照利益得失,转会到其他的联盟,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现在的这个联盟就会受损。这就有点像,一路走来的两口子,男方突然发达了,然后抛弃发妻的感觉。如果做一个正直的人,肯定是不应该这么干的。特别是在日航如此艰难的情况下, 对方也一直给予帮助。所以最后他们决定,放弃这次机会,不进行转会。如果放在长远去考虑,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道义才能让你走的更长远。这点老齐也深有感触,我们常说占小便宜吃大亏,但凡是贪小便宜的聪明人,一定赚不到大的利益。而那些懂得让利,懂得分享,在一些小事上很傻的人,往往能够赚到大的利益。所以有时候看人,就以这个为标准,如果对于一个小事斤斤计较的,此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我们常说的大气一点,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时代有点信仰不是什么坏事,比如作者就信佛,它总觉得有灵魂存在,那么他就不敢干那些缺德的事,始终觉得会有报应,所以也就不断地在积累善因,那么自然也就会得到善果。而如果你啥也不信,不信有报应,其实就是不相信因果,缺德事干多了,自然会有损失。比如你偷人家东西,侥幸没被抓到,这个值得高兴吗?其实只要你继续偷下去,被抓到只是早晚的事。凡事有因必有果。不做好事,必然没有好报。

王阳明讲的是良知,遇到事就向内心寻找,你的内心其实早有答案,也知道该怎么做,你把那些借口都剔除掉,就是正确的做法。作者也说,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就是判断标准,比如现在,认真读书,少打游戏。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正确的,但是你会找无数多的借口,掩饰这个真相,比如我都忙了一天了,该换换脑子了。少读一天书,也没什么事。今天事太多了,改天再补上等等。这些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让你远离了正道。

人这一生,并不是线性的,开悟的过程,更不是线性的,很多人在专业上,都有一个豁然开朗的时刻,比如当年有人采访郭德纲和岳云鹏,他们就说,早期自己的东西也不行,现在都不忍去看早期作品,但是就在干这一行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就感觉脑后生风,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这些年老齐通过读书,也找到了这种感觉,突然有一天,你就好像全明白了,能把以前的所学都融会贯通下来。所谓修行,其实也是修这种大彻大悟的时刻。有人说,你这就是大忽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其实等你经过这个阶段,你就知道,他真实存在,就像武侠小说里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如果你读了足够多的人物传记,你就会清楚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有一个突然顿悟的过程,而这个突然顿悟又与之前长年累月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你老想一个事,没日没夜的琢么他,甚至魔杖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好像明白了什么,但又好像有点含糊,然后就不断的去各种实验,各种寻找,终有一天会突然解开这个谜团。其实这也是因果逻辑,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古典智慧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但作者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孩子一出生,灵魂就已经浑浊不清,比如有的小孩干坏事撒谎,还有的任性刁蛮,这都是本心使然,并没有什么善念。而人这一辈子,就是要不断磨练,修炼自己的本心,一个人到底怎么样,适不适合当领导,光看他的性格恐怕还不够,更要看他的人格,所谓人格就是性格加哲学,哲学指的就是思维方式,一个组织的好坏,其实完全取决于领导的心,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明天接着讲。(版权所有: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读书笔记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5.人生并不是线性的!寻找你的开悟时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