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3.第二部分

《人间烟火》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说完“食”,咱们再来说说“衣”。我先问一个傻问题,人为什么要穿衣?你可能会说,因为衣服能保暖、防晒、遮羞、修饰自己,这些都对,但作者认为,其实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延伸功能,那就是符号功能。尤其在传统社会,对着装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衣服象征着财富、权势和身份。古人花在衣服上的心思,恐怕一点都不比今天的人少。每个朝代、每个阶层的服饰都有所不同,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材质、颜色和款式三个方面,这些都能与人的身份相对应。咱们先说材质。早期人类都是用动物皮毛或树叶蔽体,后来出现了丝和麻,这是中国最早的纺织品。丝绸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后来行销世界,才有了“丝绸之路”。那么,最早的丝织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要早。书中讲到,1958年,在距今大约4700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就出土了丝织品的残片。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人驯化、培育家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当然,丝织品得来不易,价格昂贵,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古人用“布衣”来指代平民百姓,就是因为穷人穿不起绫罗绸缎,只能穿布衣。商人尽管有钱,但是,中国古代大多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的服饰有严格要求,限制他们穿华丽的衣裳。比如,西汉时期,“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hú)罽(jì)”,意思是,商人不能穿带有图案花纹的丝织品和毛织品。 类似的规定明朝也有,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商人的衣服只能用绢和布来做,不得穿绸和纱。而且,一户人家只要有一个人做买卖,那么,全家人的着装都要按照商人的标准来执行。后来到明武宗时期,又增加了一条禁令,商人与贱民、仆役、倡优不许穿貂皮大衣。现在,我们用得最多的布料是棉布,棉布在中国的流行时间相对较晚。北宋以后,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开始种植木棉。元代,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颇为可观。明朝,朱元璋更是用强制手段在全国推行种棉花。后来,棉花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衣服原料。说完材质,再来说说衣服的颜色。衣服的颜色是用来区分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尺,有的颜色被皇帝独占。比如,我们都熟悉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黄袍”就是皇帝独享的服饰,这是从唐朝开始的,但其实那种黄不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明黄,而是一种介于黄和红之间的赭(zhě)色。书中指出,用官服的颜色来区分官员等级的制度,也是在唐朝正式确立的。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色,四品、五品穿朱色,五品以上的都属于“贵官”,所以有句话叫做“朱紫盈门自称贵”,用“朱紫”两种颜色来指代高官。再讲一个好玩的考证,你可能还记得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只能穿青色的衣服,那么他当时是几品官呢?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虽然白居易的职位相当于五品,但阶官是最低级的从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好,说完颜色,咱们再来说说款式。衣服的款式大有讲究,各个朝代差异非常大,只要稍微留心,你就能从不同朝代的画作中看出区别来。同理,如果你熟悉各个朝代的服装款式,就能轻松辨别一幅画所属的朝代。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帝制时期的服制(也就是服饰制度)正式确立,从皇帝到庶民,服饰各有品级。服制讲究上下有序,必须合乎“礼”,“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书中指出,服饰以繁复、稀有、贵重为尊贵,地位越高的人,朝服的服饰也就越繁复,“朝服”是指上朝、祭祀等相对正式的场合穿的服装。他们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等十二种纹饰合称“十二章”,象征权力,只有皇帝的衣服可以绣十二章,三公和诸侯只能绣山、龙以下的九章,而九卿只能使用华虫以下的七章。当然,这些服装平时难得有机会穿,宋朝的理学大家朱熹就曾诉苦说,朝服平时不穿,到祭祀要穿的时候,衣服都破损了。关于衣服款式,还有一个有趣的知识点,书中提到,华夏民族最早的裤都是开裆裤,裤的功能是护腿,而非护裆,所以外面必须再穿一层裳才保险。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华夏民族才不穿开裆裤呢?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末,这还得归功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他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引进了所谓“胡服”,游牧民族因为要骑马,所以必须穿合裆裤,不然胯下磨损太厉害,人受不了。 后来,华夏民族的服饰变迁,也不断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食物品类,还是衣服款式,都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人间烟火》3.第二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