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2.第一部分

《人间烟火》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咱们先说“食”,为啥从食开始说呢?很简单,自古以来,“民人以食为天。”司马迁的这句话,今天听起来好像很轻巧,似乎吃就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但实际上,饮食史的背后,是一部漫长的人与饥饿抗争的痛苦历史。那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咱们今天先按下不表。说到吃,我们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古人吃什么?大体来说,无非三类——主食、肉食和蔬果,分类跟今天差不多,但吃的食物跟今天有不小的差别。先说主食。今天,中国人的主食,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这种格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晚很多。根据作者的考证,这是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宋才最终完成。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其实,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也就是小米)的国家。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开始种植粟,粟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主食,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粟的地位才逐渐被小麦取代。其实,种植小麦的历史也很早,大约在五千年前,中国境内就有人种植小麦。汉朝政府甚至两次推广种小麦,目的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是,老百姓很不愿意种。为什么呢?因为小麦直接煮不好吃。用麦粒做的饭叫麦饭,那是穷人的食物,吃起来碜牙,有地位、有条件的人一般是不吃的。你可能会问,他们为啥不把小麦做成面条或者烙饼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制备面粉和饼的技术。早期的磨面技术很有限,磨出来的还是比较粗的颗粒,到东汉磨面技术和效率有所提高,到唐朝开始出现水力推动的碾坊,加工面粉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达官贵人才纷纷置办碾坊。面食变得好吃了,小麦的种植面积才开始增加。到南宋,“南人食米,北人食面”的格局才最终形成,并且影响至今。说完主食,咱们再来看看肉食。还记得《孟子》里的那段话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由此可见,在当时,七十岁以下的人是很难吃上肉的。《左传·曹刿论战》里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用“肉食者”来形容权贵阶层,这也说明平民阶层是很难吃到肉的。这两篇文章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写的,按当时的制度,“贵为大夫,方可食肉。”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进步,能吃肉的人、能吃肉的日子当然越来越多,但对寻常百姓而言,吃肉仍然是件稀罕事儿。那么,古人所吃的究竟是什么肉呢?书中进行了详细考证。首先,很少有人能吃牛肉,因为牛是耕地的主要动力,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农村地区还禁止杀耕牛,在古代更是严令禁止。《礼记》中记载,“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太牢包括牛、羊和猪,少牢只有羊和猪,可见,牛是最尊贵的祭品,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在秦汉以后,历代都用严苛的法令保护耕牛。魏晋南北朝最为严厉,当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不能吃牛肉,那吃的是什么肉呢?秦汉时期的肉食种类,主要是猪、狗、羊、鸡和各种野味。从北朝开始,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中原的肉食习惯发生了重大转变,羊肉变成了统治阶级的最爱。在宋神宗时期,御厨一年的肉食消耗量为“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不得不说,“肉食者”的胃口真是惊人。相较于羊肉,猪肉长期被认为是一种不太美味、不太健康的肉类。比如,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猪肉给予负面评价,说它“闭血脉,弱筋骨,虚肥人,不可久食”。作者说,上层人士对猪肉的喜爱,大概来自金朝和清朝,那是东北的习俗。这一点,你只要想想东北人爱吃的猪肉炖粉条、锅包肉,就能理解了。当然,老百姓难得有肉吃,自然不会挑剔,日常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主要是小鱼、小虾和鸡蛋。“丰年留客足鸡豚”,鸡肉和猪肉那是民间的盛宴。再说到蔬菜,也很有意思。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是一点点丰富起来的。元代以前,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蔬菜是葵。这个“葵”可不是秋葵,而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里的那个“葵”,它是一种绿叶菜,又叫冬寒菜。我小时候在湖南老家经常吃这种菜,但后来在北京多年,从来没有在市场上见到过。我问一些北方的朋友,他们也都表示从没听说过这种菜。但据作者考证,葵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蔬菜。你看,汉乐府《长歌行》里,把人生用葵的生长和凋零来作比;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把葵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元代王祯的《农书》,更是把葵尊为“百菜之主”。但到明代,葵的地位出现了戏剧性的下降,《本草纲目》里把葵降到了草部,说“今不复食之,故移入此”。那时,老百姓的当家蔬菜,已经从葵变成了白菜、萝卜、韭菜之类。与葵的“节节败退”不同,胡椒、辣椒、甘蔗等可以作为调味品的食物,逐渐从域外进入中国。此外,还有来自新大陆的红薯、番茄、土豆,这些食物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更是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大幅增长。上面说的都是“吃什么”,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吃”,这主要涉及烹饪方法问题。中国饮食文化的进步,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炒菜技术的发明,你可别小看这项技术,它至今仍然被视为中华饮食最具特色的烹饪技法之一。在炒菜被发明之前,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吃的菜大多是蒸煮或烘烤出来的,而且调味品严重不足。要知道,甘蔗榨糖技术要到唐朝才从印度引进,酱油和菜油的登场要到宋朝,花生油、辣椒、西红柿的登场则要到明朝以后。早期菜肴的调味料除了盐,就是各种酱汁和豆豉,味道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炒菜之所以会被发明,很可能跟缺少燃料有关,因为炒是一种更节能的烹饪方式,而燃料变得金贵,是唐宋以后的事情。那么,是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古人的饮食开始接近于现在呢?作者认为要到宋朝,她说,宋朝是华夏饮食文化的初步成熟期,当时,除了辣椒以外,其他的调味品,比如油盐酱醋茶,都已经齐备;炒菜的技术开始流行;无论主食,还是副食,都跟今天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当时的餐饮业繁荣,城市里的酒楼、茶肆鳞次栉比,南食店、北食店风味各异。前些年,有三个年轻人仔细考证了宋朝人所用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仿照着做了很多菜,还出了一本颇受好评的书,叫《宋宴》,让很多人一饱眼福。如此看来,宋朝不仅是经济文化繁荣,还有很多舌尖上的美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人间烟火》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