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2.第一部分

《薛仁贵》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历史上的薛仁贵到底做了什么呢?薛仁贵是唐初的一位名将,曾为唐太宗、唐高宗两任皇帝效劳。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出生河东”是启幕阶段,“征辽成名”是发展阶段,“三箭定天山”是高潮,“外放象州”是英雄落幕。
先看薛仁贵的出身。
薛仁贵生于隋朝末年。中国古代史学记录虽然很发达,但对于历史人物的幼年和少年生活,正史几乎不记载,或记载得非常简略,这就给传统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在评书《薛仁贵征东》的文本中,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由于15岁以前白虎星没有入窍,所以,薛仁贵直到十多岁仍然不会说话。戏曲《汾河湾》里提到:薛仁贵曾住在寒窑里,他有位相依为命的妻子,名为柳迎春,还有的版本是柳银环或柳金花。
在正史中,根据宋代欧阳修等人编纂的《新唐书》记载:薛仁贵“少贫贱,以田为业。”但作者仔细考证后发现,薛仁贵出身并不低贱,而且,并不以种田为业。
先说出身。作者认为,薛仁贵其实出自一个名门望族,河东薛氏。河东大致对应今天山西西南部的运城,如今,运城当地还有大量像薛店、薛村、薛家寨、薛家营这样带“薛”字的地名。
既然出身豪门,为什么无论民间传说,还是正史记载,薛仁贵早年都很贫穷呢?
薛仁贵虽出身豪门,但他生于隋朝末年,恰好遇上大乱。《新唐书》记载了一个细节:薛仁贵参军前,准备将先人改葬还乡。作者推测,很可能是薛仁贵的父亲在战乱中去世,薛仁贵自小丧父,是被族人养大的。因此,他在出远门之前,要完成一件大事,把亡父的英灵请回家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薛仁贵出身豪族,但幼年生活困苦。
其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另外一件事情,为什么作者认为,薛仁贵并不以种田为业?
薛仁贵是被薛氏族人带大的,而河东薛氏家学,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习武。早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位叫薛安都的先人,由于马上射箭功夫很出色,曾经服务过南朝的四位皇帝。作者认为,受到家族熏陶,薛仁贵的武艺也不错,尤其继承了射箭这门绝技。这才有了“薛仁贵打雁”“三箭定天山”的说法。
 除了习武,出身豪族的薛仁贵年少时还读了不少书。史料《旧唐书》《新唐书》都记载了一本名为《周易新注本义》的作品,作者赫然就是薛仁贵。《周易》是儒家经学系统中最难的经典之一,薛仁贵能完成一部有关《周易》的著作,并被载入正史,可以想象他早年一定在读书上花了大力气。你看,如果薛仁贵真的靠种地为生,恐怕很难在武艺和学识方面同时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为什么后来薛仁贵选择从军呢?有个人不得不提,这就是他的妻子柳氏。
在民间故事《汾河湾》里,柳氏与儿子在寒窑中苦等薛仁贵,生活窘迫,十分可怜。但作者推测,柳氏并不是一个只知以泪洗面,等待丈夫归来的弱女子。
在当时,人们结亲是讲究门当户对的。虽然薛仁贵幼年丧父,小家庭没落,但庞大的薛氏家族仍然树大根深。族人给薛仁贵挑媳妇的时候,并不随意。作者揣测,薛仁贵的妻子柳氏,或许也出自当地的大族,这就是河东柳氏。
还一处可以佐证柳氏的家世不凡。《新唐书》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打算亲自率军征讨辽东,这一年薛仁贵30岁。柳氏非常支持丈夫从军,她说出一段水平很高的话:“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
柳氏敏锐地察觉到,征战在即朝廷寻求猛将,薛仁贵的机会来了。而且,皇帝亲征,意味着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脸。这是个通过军功来扬名立万、改换门庭的“难得之时”。你看,在那个时代,柳氏能有这样的见识,并不像普通人家的女子。接下来,我们看薛仁贵怎样通过军功来改变命运。
薛仁贵之所以能在民间英雄榜上占有一席之位,主要的支撑材料就是征讨辽东,也就是著名的《薛仁贵征东》的故事。
故事的开篇是“李世民夜半梦贤臣”。话说,一次唐太宗梦到自己在打猎,途中遇到一位青脸红发的敌军将领骑马追杀他。李世民的坐骑陷入淤泥,眼看就要丧命,千钧一发之际,一员猛将前来救驾。他救起李世民后,连人带马跳入水中钻进一个大龙口中,只留下四句诗。
李世民梦醒后,让人把诗中谜语解开,得出“薛仁贵”这个名字;又从“人马跳进龙口”这个细节推测得知,薛仁贵住在河东龙门县。由此,“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在唐太宗派人寻找贤臣的情节中一点点展开。
可以听得出来,薛仁贵“淤泥救驾”的故事是戏说。但它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所谓“薛仁贵征东”,这里的“东”指的是当时的高句丽,地理范围包括今天辽宁、吉林东部和朝鲜半岛北部。这一带很多地区至今仍然水网密布。东征时期,道路非常泥泞,给行军造成很大不便,尤其是辽河西岸有一段路十分难走,被称为“辽泽”。可见,“淤泥救驾”情节中,“淤泥”这个情节要素是真的。
不过薛仁贵的第一次亮相并不是“救驾”,而是救了一位将领。一次,东征队伍行进到一个叫安地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在今天辽宁的辽阳和鞍山之间。一位名为刘君昂的将领在作战中被敌军围困,情况十分危险,薛仁贵见势,跃马向前,破阵斩杀敌军,并斩下敌人的头颅悬挂在马鞍上,敌人看到后被吓得半死。这是薛仁贵的第一次崭露头角。
而让薛仁贵真正成名的,是接下来的安市城之战。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斗。敌军有15万人,而唐军因路途遥远和沿途折损,只有3万人。这时,如果敌军踞守城池,展开消耗战,那将是唐军耗不起的。因此,唐太宗很希望有猛将带头冲锋,速战速决。
听起来,薛仁贵的机会好像要来了。但作者特别说明,薛仁贵擅长骑马射箭,属于马兵部队。攻城的时候,马兵不承担冲锋工作,而是负责在城周围巡行,或把箭射上城头或城中,等待合适的时候再尾随进城。
按理说,身为第二梯队的马兵成员,薛仁贵很难在直接遭遇战中展露身手。他是如何一战成名呢?
据史料记载:两军对垒时,天空雷雨交加。唐朝军队一方1万步兵率先出击,后来太宗也加入战阵,把对方杀得军心涣散。薛仁贵在这时,迅速摧毁敌军撤退必经的桥梁,迫使对方统帅带领残部投降。
只是这样的话,薛仁贵无非做了点截断退路的事,尚不足以成名。作者推测,薛仁贵一定有其他更加亮眼的表现。当时唐军长途作战,敌众我寡,士兵气势衰弱,军队里很容易出现跟风情况:有一人带头逃跑,队伍就垮了,如果有人打马向前,大家也会蜂拥而上。
薛仁贵虽然原本位于第二梯队,但他胆大过人,立功心切,还特意身穿一身显眼的白袍,高喊“我来也”,策马张弓,冲在前头。一呼百和之下,余众士气大振,纷纷跟上这位勇者,一举冲垮了敌军。这位白衣先锋一马当先的的领军作用,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
最终,这场战役唐军获胜。不过,就整个战局来说,长途作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补给艰难、天气严寒、道路泥泞,还有当地人为了生存而坚决反抗。很快,唐太宗不得不放弃征东,班师回朝。
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但对于薛仁贵本人,他已然一战成名。战后获得了太宗的召见和赏赐。
著名戏曲《汾河湾》说的,正是薛仁贵打了胜仗后回山西看媳妇的故事。不过,作者认为,薛仁贵不应该是《汾河湾》里的一幅寒酸样,他应该带着许多赏赐、战利品和奴婢,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而且,薛仁贵回家的时候只有31岁,出门也就一年多,不是戏里讲的离家十余载。
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军功确实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薛仁贵征东成名后,又打了几次仗。可惜的是,薛仁贵后来长期镇守玄武门。对于李世民来说,玄武门意义非凡,当初他夺权,就是在玄武门发动了政变。不过,对于薛仁贵来说,一位将领要想获得财富、地位、名声,还是要打仗的,在宫城内做安保工作着实令人失望。
如果薛仁贵的军旅生涯就此结束,他未必有机会载入史册。薛仁贵能在中国民间封神,还要说到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三箭定天山”。
既然薛仁贵被安排看门,为什么又有机会上阵杀敌呢?
民间传说这样解释:唐高宗在位时期,某天夜里京城发大水,大水漫到皇宫,看门人见势不妙都逃跑了,只有薛仁贵勇敢地向皇帝发出警报。高宗很感动,赠了他一匹宝马,随后安排他重返疆场,建功立业。但本书作者推测这是假的。皇宫里为皇帝服务的不只看门人,还有许多内廷工作人员。如果发大水,皇帝身边的人会第一时间提醒皇帝避险,轮不到看门人操心。更重要的是,古代非常忌讳越俎代庖,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当差。一个看门人不干好自己的事情,却跑去在皇帝面前邀功请赏,说轻了这是失职,说重了,可能涉嫌谋反。
黄约瑟认为,薛仁贵被启用的真实原因应是时代所致。高宗时期,唐朝对外扩张仍在进行中,不只是东北地区,北方的游牧民族,西方的吐蕃,都与唐朝摩擦不断。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曾因勇猛获得战功的薛仁贵自然就被安排到前线了。他在44岁时,重返辽东。
后来,西北的铁勒人进犯大唐。铁勒有十多万人,他们以“天山”,也就是今天蒙古高原的杭爱山为根据地,反复侵扰边境,势头很猛。于是,经验丰富的薛仁贵又被调赴西北。
传说,两军阵前,薛仁贵白袍白马,出列迎战,对方还没回过神来,只听嗖嗖两声箭响,两员大将已经中箭坠马而亡,唐军欢声如雷。这时薛仁贵问向左右:大家说射哪一位?有士兵回答说:射那个胡子最长的。薛仁贵哈哈一笑:“好,对面大胡子你可要小心啦!”大胡子将军一听,吓得拨马就逃,还没等他逃出百步远,只听弓弦一响,那支如飞的羽箭直射入他的脊背,箭簇透出前胸,鲜血喷涌而出,这家伙惨叫一声,伏鞍而死。薛仁贵趁机大声喝道:“不想死的便下马投降!”那些铁勒官兵何时见过如此神射将军,吓得全都愣在马上,彼此对视,双腿发颤,有三名将领随即下马跪地请降,后面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掉转马头就跑,薛仁贵长枪一举,下令追击,唐军顿时如海潮汹涌般杀将过去,十万铁勒人马如同兔走狐奔般仓皇逃窜。此后,军中便流传一首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真如传说中这么厉害吗?
作者认为,面对数十万规模的铁勒人,朝廷绝不会让薛仁贵领一支人马单独对抗。唐军应该是兵分三路或五路。
不过,铁勒虽然人数众多,实际上是一个个部落组成的松散组织,缺少协同管理,面对集团化的唐军,他们会各自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所以,让一些铁勒部落投降,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况且,薛仁贵并不是任何一支军队的第一负责人。即便薛仁贵真的曾经三箭射死三个人,就因此把所有功劳都算在他的头上,也不太合适。
但无论如何,民间把无上的荣誉给了他,这是薛仁贵一生的高光时刻,这一年,薛仁贵48岁。
但与此同时,薛仁贵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面对铁勒投降,唐军的策略是不接受,而是执意派兵进攻,目的是想掳掠人口赏赐官兵。薛仁贵便做了一件让后人诟病的事情,就是坑杀来投降的敌军。
随后许多麻烦事接连出现,唐军追击铁勒,但被对方击败。紧接着,唐军的补给又出了问题,军中一度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回朝后,又有官员弹劾薛仁贵,说他在战争期间跟敌人交易,并借机收受贿赂。由于当时的唐朝还在扩张中,薛仁贵还有用武之地,高宗并没有追究,只是要他将功折过。
对于古代的军人来说,能打胜仗就意味着一切,不仅名利双收,连道德污点也可以被忽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能打胜仗。
薛仁贵戎马一生,最后却被流放到象州,也就是今天广西桂林南部。他是如何落得如此下场的呢?
673年,薛仁贵60岁。对于中国人来说,花甲之年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但这一年,薛仁贵再次打了败仗。之所以用“再次”这个词,是因为从“三箭定天山”之后十多年,他基本上没有取得过大的胜利。
在西部,薛仁贵领兵对抗吐蕃,刚取得一点胜利便被40万吐蕃军队反杀。在东北,唐朝军队联合朝鲜半岛的新罗等势力,总算是灭掉了高句丽。但转眼间,新罗竟然做大了,薛仁贵又奉旨领兵讨伐新罗,也连连失败。
虽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或许是常年在外苦战,后来的薛仁贵有了残暴、贪婪的陋习。当战事推进顺利的时候,残暴贪婪或许可以被视为将领的性格特点,皇帝可以包容,朝中同僚也能忍让。但军事成果颗粒无收的时候,这就成了别人弹劾他的把柄,纵然皇帝赏识他,也不得不给其他朝臣一个说法。
最终,年过花甲的薛仁贵,被外放到象州。虽然后来唐高宗多次大赦,薛仁贵也得以从南方返回,但年迈的身体,已经无法再给他的履历添彩了。薛仁贵在70岁去世,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薛仁贵》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