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读后感

《五号屠场》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1945年,德累斯顿遭到大轰炸时,冯内古特本人正巧身在德国。他和其他战俘一起,在“五号屠场”地下贮存兽肉的地窖里捱过了一夜,逃避了头顶上的一场狂轰滥炸。二次大战的亲身经验,衍生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小说。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

《五号屠场》 内容简介

德累斯顿大轰炸是二战末期的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在德累斯顿这座不设防的历史名城,造成了数万平民死亡。《五号屠场》的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当时作为美军战俘,就关押在该城五号屠场的地下藏肉室,侥幸生还。冯内古特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终于找到了处理这一素材的方法——在苦涩的现实里加入黑色幽默和科幻小说的调料,用黑色幽默来化解痛苦,用科幻世界来抵御现实。 本期音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主人公的军旅生涯,包括德累斯顿大轰炸。第二部分,讲主人公的战后生活,包括他的外星生活。第三部分,讲小说怎么整合截然不同的人生碎片,以及作者最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号屠场读书笔记

《五号屠场》 作者简介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20 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冯内古特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1940年考取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1944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主张反战的他志愿参军,远赴欧洲战场。1945年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战后冯内古特曾任通用电气公关,后在哈佛大学任教。他从1950年代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五号屠场》《冠军早餐》《猫的摇篮》《囚鸟》等。他的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道德层面悲剧的内容,情节广博至极、构思精妙至极、文脉复杂至极,擅长以笑声讽喻社会现实,应对灾难和绝望。荒谬、吊诡或怪诞等黑色幽默元素的表象下,是一颗关爱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德善之心,他借时政热点、当代关切,别开生面巧做文章,抓住了自己身处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

《五号屠场》 阅读收获

  1. 本书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作为二战末期的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生还者,历时二十余年,终于将这段经历成一部伟大的反战小说,本书也得以跻身“伟大的英语小说TOP100”之列。
  2. 本书使用了独树一帜的写作手法,用黑色幽默和科幻小说来对抗悲惨的现实。此书不仅具有深刻批判现实的意义,也启发了包括《银河漫游指南》系列在内的众多科幻小说,冯内古特也因此在逝世后被追封为“科幻和奇幻名人堂”成员。

《五号屠场》 思维导图

五号屠场思维导图

赞(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五号屠场》读后感

猜你喜欢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