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我们刚刚说完了,通才的优势是具备广泛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不过,对应到具体的学习方式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接下来的这部分,我们就来说说,要想成为通才,得怎样学。
首先,我想请你和我上一节数学公开课。
这节课上,学生们要学习一个简单的代数表达式。老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特意先开了一个玩笑,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然后,老师开始提问:美国费城老鹰队比赛场馆的热狗3美元一个,那么,N个热狗的总价是多少呢?我想请你们给一个变量表达式。
这个问题有点难住了学生。用字母代表一个待定数值,确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解释起来也并不是很容易。老师给出答案是3N,有同学举手提问说:那么这个字母是哪个都行吗?老师说:是的,随便哪个字母都行。这个时候,就有同学一脸困惑说:如果这样,不是很混乱吗?讲台下一阵讨论。
紧接着进入当天课程的第二部分,求表达式的值。老师给同学们讲解:我刚才说的3美元热狗的例子,就叫变量表达式。然后她指着黑板上的表达式“7H”又问大家:如果你每小时可以赚7美元,每周工作2小时,那么你一周可以赚多少钱?这一次,好几个同学都答对了,14美元。随着练习次数越来越多,老师脸上出现了欣慰的表情,她发现,学生们正在逐渐领会这个新知识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没明白什么是变量,但是他们倒是发现,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做加减乘除猜出来。
即便很多孩子第一次没答对,但老师始终保持着耐心:没关系,你们这是在思考。然后老师会给出多项选择,鼓励学生们找出正确答案。他们可以断断续续地猜出答案,巧妙地试探老师的反应。
这个课堂缩影来自美国的一所学校,代表了欧美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课程,老师对学生们的思考习惯的引导方式,存在一个问题。
作者发现,在很多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始终是一种强调“使用过程”的提问,也就是讲完某个理论或公式后,立马开始做练习,让学生们尽快掌握怎么用,会答题。要知道,学完就有效,是老师和学生都期待的事。因此,在师生互动中,老师经常也会以给出线索的方式,启发学生找出正确答案。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解决困难问题的难度。短期看来,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很高,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思考习惯更倾向于快速和简便的知识,而尽量回避深度思考。
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快速学到的东西时间一长就忘光了。另一方面,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难以融会贯通,灵活性非常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学生们被问到a/5和a/8这两个数字哪个更大的时候,大多数人做出判断都依赖于运算法则,他们说曾经记得分母越大,这个值就越小。只有15%的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背后的含义,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概念化推理,如果你把一样东西分成5份,每一份肯定比分成8份后要大。
你看,能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点的学生都不多。更不用说,还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迁移到其他领域中,或者是采用深层类比思维,推理出陌生问题的解决思路了。
那如果想要成为通才,我们该掌握怎样的学习方式呢?
作者在这本书中,总结了一个观点,叫“学习,快与慢”。给整个学习过程设置一个合适的难度,虽然看起来慢,但却是为了将来的快,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知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灵活性有助于知识的类比迁移,而有效性才真正反映了我们对一个知识的理解程度。
好,我们先来说说,两个能够提高知识灵活性的方法:第一,建立联系。第二,交叉练习。
首先,“建立联系”很好理解,指的是对一个理论,我们不光得知道怎么用,还得有意识地去学习,它从哪来的?为什么能够被提出来?除了能用在这个领域,还能用在哪?通过这一个知识点,发散地去学,拓展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思考。
那这种方法这么费劲,学习过程又慢,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有学者在美国空军学院收集了十年内,一万多名学生的数据,得出了研究成果。
美国空军学院的课程以科学和工程为重点,学员们需要接受严格且高度结构化的训练。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学生学习微积分的系列课程。为了检验教学成果,学生们会被随机分配到近100位不同教授的课堂里,学期末要给各位老师打分。
研究者们发现,在一些微积分初阶课程中,有些班级的学习成绩特别好,学生也给老师打了很高的分。但是在后续的中高阶微积分课程中,这批学生的成绩就比较一般了。反而是那些在初阶课程中,通过“建立联系”的提问方式来教学的班级,学生后续表现更好。但是可惜的是,这些班级的老师都被学生打了很低的分。
你看,这个研究的结果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避免把眼下的表现当作学习本身,现在的成绩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真正能够建立对知识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这个过程就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要不然怎么能把那些,显得厉害的人和真正厉害的人区分开。
第二个方法,是交叉练习,指的是如果你想要灵活地掌握知识,必须变换学习内容和情境。这种方法被证实可以提高归纳推理能力。当面对混合在一起的不同例子时,学生们可以学会抽象概括,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比如,你去参观博物馆,想要辨识出几位艺术名人。但是在此之前,你又从未见过他们的画作。那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在书中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交叉练习,混合记忆。你不要先连续看一堆毕加索的画作卡片,又连续看一堆塞尚的,最后再连续看一堆雷诺阿的。你应该把三种卡片混合在一起,打乱顺序地看。虽然这种练习,肯定是更费力,但是当你走进博物馆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有多好。
再比如,有一项实验要求学生们完成一个钢琴挑战。在0.2秒内,用左手横跨15个琴键,每个人有190次练习机会。于是,有的学生就练习了190次,横跨15个琴键的手法。还有的学生则是交替练习横跨8键、12键、15键和22键。结果在最后测试中,那些做了交叉练习的学生,比只练习横跨15键这一动作的学生,完成时间更短,弹奏也更精确。这个方法练习篮球罚球也同样合适,有学者指出,如果你想要罚球更精确,其实更应该在离罚球线,前后各差一点的地方多多练习。
这种学习方式,往小了看,能帮助你灵活地掌握知识。往大了看,实际上不就是,通才所代表的跨领域学习吗?在广泛涉猎知识的过程中,反而会加深你对某些专业领域的理解。
好,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种,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有效性的方法。第一,先测试,后学习。第二,设置间隔期。
先测试,后学习,很好理解。指的就是在学某个知识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学习具体内容,而是先进行一个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尽管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或者是对自己的错误答案特别有信心。但是当他们获得正确答案后,很明显会记得更牢,掌握知识的效果更好。多犯错可以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人们费劲地在脑海中检索信息的过程,可以让大脑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这种努力是真实的,也是真正有效的。
第二个方法,设置间隔期。指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刻意不练习的等待期。你刚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要立马就进行练习,因为这个时候记得肯定最牢。你可以故意等上几天,等自己开始有点忘记这个内容了再去练习。测试难度虽然增大了,但是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你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2007年,美国教育部发表了一份报告。在一堆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中,他们想要明确,哪些学习方式是真正有科学依据的。结果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这几种:建立联系,测试和间隔。
因为只有通过这些费劲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把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在说的,通才的广泛思考和深层类比迁移能力。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