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神话和真实》3.第二部分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先来看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小龙的武功究竟如何,到底能不能打?作者在书里尽量还原了李小龙演示功夫的场面,比如,李小龙和好莱坞演员詹姆斯•柯本见面时,曾一拳将他打飞,柯本立刻决定跟着李小龙练拳。李小龙是电影明星,也是武术家。1967年,李小龙将自己练的武术命名为“截拳道”,这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武术、空手道和击剑动作的格斗技术。李小龙后来还出版了《截拳道之道》,是美国卖得最好的一本武术书籍。李小龙刚在好莱坞拍戏时,每有文戏的场面,他总会有点儿不在状态,但要是在镜头前演示截拳道,他立刻变得极具光彩。武术是他在演艺圈安身立命之本。也许只有综合格斗和自由搏击的运动员或者其他练过武的人,才能谈论李小龙的格斗能力。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尤其是嘉禾影业出品的三部电影,将武打与民族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我们愿意相信,李小龙真的能打。1971年,李小龙要和香港的嘉禾影业签约拍电影,嘉禾的老板邹文怀问李小龙,你觉得王羽的《龙虎斗》怎么样?王羽是当时香港最大牌的武打演员,《龙虎斗》是香港最火的功夫电影,李小龙回答,我可以做得更好。他与嘉禾签了两部电影的合约,这两部电影是《唐山大兄》和《精武门》。那时候,香港功夫片的打戏会借鉴粤剧,打斗场面往往冗长、古板、不切实际。《唐山大兄》的武术指导习惯了戏曲化的套路,希望李小龙也模仿粤剧舞台动作,但从好莱坞回来的李小龙意识到,华语片的打斗场面需要更贴近现实,做到拳拳到肉。如果打戏脱离现实,观众就会没有危机感,也就很难有感情投入。两人产生了矛盾,但最终决定各退一步,片中保留弹跳床、传统功夫套招对打等常规元素,李小龙可以引入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比如转身高踢,快速击倒等。《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后的一个月内,票房达到320万港币,有媒体估算,香港40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都买票看了这个电影。电影中,李小龙的动作和情感都表现得非常到位。他饰演的工人,到泰国的一家制冰工厂打工,结果发现那座工厂是做毒品的,老板会把工人领袖杀掉,藏到冰块里,于是,淳朴的、功夫高超的工人起身反抗,打败所有坏人。对数百万劳工阶层和贫苦民众来说,这部电影如同一剂良药,点燃了人们的自豪感,李小龙的同胞们在数百家电影院里欢呼雀跃。《唐山大兄》上映前后,美国人宣布将二战后掌控的钓鱼岛交给日本,美国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声明钓鱼岛遇到袭击时将支援日本。这使得香港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李小龙下一部电影《精武门》正好是痛打日本人的。1972年3月,《精武门》上映,第一个月的票房收入高达430万港币。在这部电影中,李小龙的双节棍和打斗时发出的尖叫成了他的标志。他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中国人不是病夫”,观众看到这里都会起立欢呼。《精武门》后来成为香港武打片反复拍摄的大IP,成龙、梁小龙、甄子丹都拍过“精武门”的电影或者剧集。两部电影接连创下票房纪录,李小龙也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大明星。李小龙跟嘉禾一起成立了一家合资的电影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他负责创意,嘉禾负责商业运作,利润平分。接下来,他要自写自导自演第三部片子《猛龙过江》。这部电影说的是罗马的一家中餐馆,被当地黑社会欺压,淳朴的唐龙来到罗马,打败坏人。这部电影中的经典场面是李小龙和空手道高手查克·诺里斯在罗马大竞技场的那场打斗。影片票房收入再次打破纪录。至此,李小龙的影片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套路,质朴的少年身怀绝技,他不欺负别人,但被欺负的时候会奋力反击,证明中国人不能被欺负。李小龙将这种情绪表现得很有张力,这可能跟他在好莱坞的逆境有关,他在那里跑龙套当配角,自己的名字一次次被从主演候选者名单上划掉,一个个项目都无法展开。武打片或者动作片,是要看打斗、追车、爆炸等等暴力场面的,主角在经历了一系列可能致命的遭遇,承受了一定程度的身体伤害或家人的损失之后,他要成功地制服敌对势力。这类电影中的主人公对暴力的使用与敌人几乎相同,甚至更大,但他的暴力行为在道德上,是占据制高点的。动作片中的道德感和家国情怀会给主角带来非凡的魅力,比如在电影《黄飞鸿狮王争霸》中,十三姨带着黄飞鸿参观蒸汽机,向他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英国才有了工业革命,才变得富强。穿着长衫梳着辫子的黄飞鸿开始有了国家意识和现代意识。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描写的这个处于大变局中的武林人士,是李连杰最成功的形象。动作片的主角身上承载着一种道德性,而道德性多少也会和民族性相联。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或许能理解好莱坞为什么很难选用李小龙这个东方面孔来做动作片的主角。李小龙在香港拍摄制作《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时,并没有放弃他的好莱坞梦,最终等来了拍电影《龙争虎斗》的机会。这部片子原名不叫“龙争虎斗”,但李小龙坚持片名中要有一个“龙”字。电影起初的主角也不是李小龙,而是一个叫萨克松的演员。他跟李小龙见面时,两人曾切磋了一下拳脚,李小龙给他一个盾形脚靶,让他抵在胸前,又在他身后一两米远放了一把椅子,李小龙一个侧踢,萨克松直接飞了出去,摔到椅子上,把椅子砸坏了。萨克松说,经过这番较量,他就知道自己不会是这部电影的主演了。李小龙凭借三部片子接连创下香港票房纪录后,成功重返好莱坞担纲主演《龙争虎斗》,此时的李小龙正当春风得意如日中天,可1973年7月20日,他突然去世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李小龙的突然离世。李小龙在1964年娶了美国姑娘琳达,很快生下儿子李国豪。那时他还在谋划开武馆,接到好莱坞第一份合约就把钱用来付房租。琳达陪着李小龙过苦日子,看着他逐渐发达起来,也忍受着他的几段婚外情,女演员丁珮就是李小龙在香港的情人。1973年7月20日的上午,李小龙离开家,前往嘉禾影业的办公室,讨论他的下一部电影《死亡游戏》。中午,李小龙到丁珮的寓所休息,食用了一些大麻。嘉禾老板邹文怀在下午六点左右到了丁珮家。那一天很热,最高气温32度,湿度为84%,李小龙向邹文怀演示《死亡游戏》的情节设置,然后说自己头晕头疼。原本,李小龙要与邹文怀出门吃晚饭,但李小龙要休息一下,邹文怀就先离开。李小龙吃了一片止痛药,走进卧室睡觉。大约九点半,李小龙还没醒。丁珮慌了,立刻给邹文怀打电话。李小龙随后被救护车送往伊丽莎白医院,途中医护人员一直都在采取急救措施,但他们很快确定,李小龙在到达医院之前已经死亡。11点半过后,消息不胫而走,香港记者云集伊丽莎白医院。嘉禾发布公告说,李小龙当晚在自己家中晕倒,被送往医院后去世。但很快,香港记者就发现李小龙是从丁珮家送往医院。当时香港市面上发行四份英文报纸,101份中文报纸,最著名的影星死在女友床上,可以想见这件事所造成的轰动。香港政府对李小龙之死进行了法律调查,各种医学权威也被请来验尸,死因被确定为脑水肿,但什么原因引起了脑水肿?是止疼药过敏还是大麻中毒?时至今日,李小龙的死因依然众说纷纭。验尸官和病理学家认为,李小龙对止痛药中的阿司匹林过敏,过敏反应引发了致命的脑水肿,两位香港医生则认为他的死亡与大麻有关。而本书作者马修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李小龙死于中暑。1973年的5月10日,李小龙在闷热的房间工作时晕倒,他表现出了中暑的常见症状,恶心、呕吐、步履蹒跚。这次晕倒前,李小龙睡眠严重不足,体重下降,还做了腋下汗腺切除手术,增加了他患病的风险。李小龙第一次中暑后曾被抢救回来,但一个人中暑一次,下次中暑风险就会更高。马修说,与阿司匹林过敏相比,中暑更有可能危害年轻运动员的生命。在体育活动猝死的常见原因中,中暑排名第三,夏天时会排到第一。在美国,平均每年有三名学校橄榄球运动员因中暑而死。对马修来说,中暑这个解释更容易接受,因为这是运动员的死亡方式,李小龙是在工作中死去的。他还强调,李小龙之所以做腋下汗腺切除手术,是因为他总是出汗,在镜头中不够好看。李小龙在影片中喜欢赤裸上身,他希望自己的身体是完美的。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出发多说几句,李小龙是最早赤裸上身出现在银幕上的动作英雄之一。有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叫《瞧,这个人:痛苦中的男性身体,作为救赎形象》,其中讲到肌肉型动作明星的身体必须被展示出来。肌肉发达的男性身体象征着男性的力量,尤其是在表演需要展现力量、技巧和速度的动作时。这个身体的美丽和优雅,以及它的效率和力量,使男性力量具有吸引力。痛苦中的男性身体,也能展示主角承受和战胜苦难的能力。如果李小龙还活着,他应该八十多岁了。可惜他32岁就死了,他留给我们的是永远年轻的形象,在电影中肌肉发达,身型美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3.第二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