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为什么“竞争性真相”能够误导大众?
这就要说到作者在书里想表达的主题:一件事情通常有不止一种真实的表述方式。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对于同一件事,两方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才对,无法达成共识。
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个主题感兴趣?他从一次亲身经历中发现,真相的多样性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不管人们情不情愿,都会被竞争性真相影响。
我们一起看看他经历了什么。有次,一家全球性企业陷入困境,同时也面临新机遇。企业要想继续下去,就得经历一场艰难而痛苦的转型,这必须得到员工的支持。这家企业就找作者帮忙,看看怎么向员工解释,能够实现这个目的。作者拿到相关事实后发现,在同一组事实的基础上,居然可以讲出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第一种很激动人心,叫作“黄金机遇”,在这个故事中,要是每个员工都支持转型计划,企业就能抓住新机遇、满足市场需求,造就一个繁荣的未来。另一个版本叫作“燃烧平台”,在这个故事中,企业最近的失败会导致出现深层次问题,继续恶化下去企业会被毁掉,为了避免这个结果,每个员工都必须支持转型计划。
站在这家企业的角度,两个故事都可以实现目的——获得员工的支持。但站在员工的角度,他们很可能会把自己听到的那个故事当作唯一真相,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相应的印象。印象会影响心态,“黄金机遇”让员工感到激动,“燃烧平台”让员工焦虑。这些心态和情绪,还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选择和行动。这家企业最终选择了哪个版本的故事,作者在书里没有说。
可能有人会觉得,一家大企业的转型计划这本身就很复杂,所以才会出现竞争性真相。对于简单的事物,就没这么麻烦了,比如,要是一件事正好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那当然是眼见为实了,哪儿有什么另一个完全相反的真相。
实际上,眼见也未必为实。在“硬件”上,也就是眼睛层面,人和人之间就存在差异。举个例子,你可能还记得,几年前网上流行过一个视觉实验,一张图片里有一条裙子,对于这条裙子的颜色,网友们主要分成两派,有人认为它是蓝黑色,有人认为是白金色,两边都觉得肯定是眼见为实,对方的答案不可理喻,吵得不可开交,这件事在当时特别热闹,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讨论了这条普通的裙子。后来,裙子的主人特意澄清,这条裙子本身是蓝黑色的,可这也没能终止两派之间的争论。
为什么会这样?眼科专家的解释是,人的眼睛在“读取”色彩时,存在个人差异。一些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比较高,能够排除干扰,识别出最真实的色彩。而另一些人的眼睛在低光条件下,感知色彩时会出现偏差。你看,光是在颜色上,人与人之间就有这么大的差异,更不用说复杂的事物了。
除了“硬件”上的差异,我们还有“软件”上的差异,也就是个人视角不同。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读到的东西都不完全一样,这些东西塑造出来的个人视角也都不一样。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通过个人视角去认识世界,认识真相,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制造”自己的世界,“制造”自己的真相,大家对世界以及很多普通事情的理解都不一致。就拿一堆木头来说,不同的人看待它的视角都不一样。一个在野外露营的人,可能会很开心自己找到了生火的燃料;一个搭建小木屋的人很开心,自己找到了建筑材料;一个正被野兽追逐的人也很开心,自己找到了一堆武器。
人们会被“竞争性真相”误导,一个常见原因是,把某个单一视角当成了真相的全部。然而,不管我们通过个人视角看到的东西再多,也是微观、片面的。就像站在人群中拍摄风景时,你拍进去的景物要比站在你前面的人多,但你们都无法把眼前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拍进去。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曾经说过:但凡我们所听,只是观点,而非事实。但凡我们所见,只是视角,而非真相。
个人视角还很容易被外力影响,发生扭曲。影响个人视角的力场有很多,有带来正面影响的爱和宽容,也有带来负面影响的权力和利益。你可能看过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电影里发生了一桩命案,一位武士被杀。盗贼、武士的妻子、武士的亡魂对簿公堂,三位当事人讲述了三个版本的案发过程。这几个当事人的说法不同,是因为他们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想要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
说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自己是个诚实的人,就事论事,不会从个人利益出发。可即便是出于诚实和善意,我们的表达依然是片面的,我们永远只能从真相中选择、抽取出一部分,为人讲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实非常复杂,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不管是讨论一堆木头代表了什么,还是决定无人驾驶汽车能否上路,它们都是非常复杂的话题。为了理解事物,和彼此沟通,我们只能选出一个或几个维度的竞争性真相,对一个话题进行阐述。也就是说,竞争性真相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应对复杂的解决方案,如果把个体视角等同于真相,就容易被误导。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