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6.心智的成长

成长首先看环境,而在环境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和朋友圈,其次要看自身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天天做冒险的事情,早晚有一天会付出失败的代价,相反,永远待在舒适区,只会让人无法成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

心智的成长,作者说他那个年代,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有超能力,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唐僧是个好坏不分的蠢货,猪八戒更是奸懒谗猾,沙僧干脆就没有存在感。但是当他们长大之后,孙悟空就没那么可爱了,甚至在女生心目中,竟然把猪八戒视为了顾家暖男的形象,唐僧也成了团队的灵魂。沙僧则被视为了忠诚可靠的象征。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心目中对于超级英雄的幻想,逐渐被现实杀死。反而甘愿沦为平凡,向往平凡人的日子。

如果谁30-40岁了,还喜欢孙悟空,甚至会被人无情嘲笑。说他长不大,不成熟。其实放在现在这代年轻人身上也一样,他们喜欢钢铁侠,喜欢哈利波特,跟我们当年喜欢孙悟空没啥区别,其实中年人和青年人,没啥代沟,只是因为思想更成熟了,所以看法变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所以那些觉得跟孩子沟通很费劲的父母,多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下,也许就能有不一样的视角,很多家长总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给孩子编制一个美好的未来幻想,告诉他们好好读书,找个好单位,就能有出息。但其实,哄孩子读书容易,但是未来兑现却很难,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发现根本就不是家长和老师说的那么简单。

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超人,把自己的孩子假设为一个天才,然后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逼着他们学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这个皇帝的新衣,早晚会被戳破,孩子早晚有一天会知道,他并不是这个社会的主角,甚至能当个配角就不错了。这时候心里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

成年人一方面让孩子相信,他们就是超级英雄,另一方面自己却不信,这实在是很矛盾,所以才经常有家长这么说,你爹我这辈子就到这了,以后就都指着孩子你了。那么孩子怎么想,凭什么你自己干不好的事,要让我干好?有的孩子甚至更绝,说我妈要是用逼我学习一半的精力,自己去学习,我早就是富二代了。

所以这就是逆反,也就有了代沟。家长们口口声声说的为你好,但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好。是把自己未完成的东西,强加给了孩子。这其实本身就很不公平。

与成功教育相比,其实挫折教育更重要。

格局读书笔记

我当不了孙悟空,就堕落为路人甲,这是现在很多家长们的想法,他们并不会去争取要给猪八戒和沙僧这样的配角,为什么,就是因为在他们接受教育的时候,就是一直告诉他们成功,而没人告诉他们,你当不了主角的时候,该怎么办。一次失败,可能就彻底将他们打倒,然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而这些已经被打倒的父母,正在用同样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子女。那么未来也必然重复同样的悲剧。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作者说,家长们应该教给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而不是只管画饼。

比如你要想考重点大学,就得先进重点中学,要想去重点中学,就至少得是在小学的班级里名列前茅,那么如果当你无法做到的时候,就要尽快调整你的目标,在其他的方面寻找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一直画饼充饥。

成就的量级之差

该如何衡量成就,作者说这里面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做事情的速度或者做事情的数量
  2. 每一件事情的影响力
  3. 做事情的成功率

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乘的关系,也就是说,事情做的再多,如果影响力不大,成功率也不高,那自然也就没什么成就。

在这三个因素当中,做事情的速度提高是有限的,在职业生涯当中,你能比别人快出一倍也就算到头了,但是成功率和影响力,这个才是真正的差别所在,有的时候不是几倍,甚至是天壤之别,完全不在要给数量级上。

什么叫量级?

比如两家公司收入差2-3倍,他们肯定有强弱之分,但是基本还处于一个数量级上,是可以竞争的,弱者也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如果两家公司差了10倍,那么就很难竞争了。

站在个人角度你也可以想一想,一个月赚1万的,跟一个月赚10万的,肯定不再一个量级上,他们也不会有同样的生活圈和社交工作圈。

有的时候,你可能很难看出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差距大的惊人。

比如股市这个事,过去200年,美国股市年化回报是8%,那么你投1美元,200年后的今天就成了2000万美元,但是如果不算复利,只是每年给你派息8%的单利增长,200年后,只增长了19倍,19倍和2000万倍差距巨大,但是如果你只投资10年,甚至根本感觉不到复利和单利的区别。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觉得可能问题不大的地方,也许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差距。

比如你觉得现在读不读书,问题不大,半年1年,根本显现不出来,但是10年后,20年后,可能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作者在腾讯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偷懒,为了少写代码,用了效率很低的冒泡排序法,这哥们还狡辩,说运行时间差不了多少,而且具有普遍性,大家都这么干,作者跟他讲,如果你要是在一个班上给几十个学生的成绩排序,这么干,效率低一点真的差别不大,甚至肉眼都不可见,但是对上万个数字排序的时候,那差距就大了,如果对全国十几亿人排序,那么就是几百万倍的差距,而大数据的数量,远比人口多得多,所以,你这么干,最后的产品运行的结果,将大到难以想象。

能够预见到量级的差别,是需要见识的。一般人看不到也属于情理之中,所以也就有了最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把小事作对,和把小事做错差别并不大,但是你要是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差距将是天壤之别。

每当我们无法坚持的时候,你就要想想,现在应该干什么?要屏蔽自己的所有感情,只问该不该!这时候你通常就有了答案。

比如很累了回家,该不该读书和锻炼呢,加杂上情感,肯定就是去玩游戏和睡觉了,但是如果你只问该不该的时候,结果却显而易见。坚持一两次与放弃一两次,根本没有分别,但是你一旦使用了正确的方法,这才是最关键的,相当于在你的生活中,产生了复利效果。

这一次投资是否赚钱,赚多赚少其实没那么重要,把方法用对才最重要,养成一个正确的方法,可以保证你长期赚到钱,而用了错误的方法,即便这次赚钱了,也早晚都会输回去。这本身就是格局。

格局大的人,他总在做对的事情,即便结果偶尔错了,他也是对的,但是格局小的人,则总在做错的事情,即便结果有时候抄上了,但那其实都只是一个诱饵,最后依旧会被反杀。

我们再来看成功率。

作者说,1和0的差距是巨大的,远比10和1的差距要大的多。

比如一个人做了5件事,却一件也没干好,而另一个人,就做了一件事,他干成了。后者的成就就会比前者大的多。

这一辈子,其实不在于我们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成功的结束了多少件事。

我们在讲投资的时候,一直告诉大家,做事要有始有终,做定投,你就一直定投,先把他做到止盈为止,要想做配置,下一把再做,而不要今天定投,明天配置,来回切换,茅台和拉菲都是好酒,且价格不菲,哪个拿出去都很有面,但是你非把他们兑在一起,这酒就没法喝了,还更有甚者往拉菲里兑雪碧,给茅台里对红牛,美其名曰新派喝法,但其实是在暴敛天物,指的就是那些在已经成型的策略方法里面, 非要加入自己的判断,和技术分析的人。本来的好东西,被你这么一修改,变成了赔钱的垃圾。

影响力,这个更好理解。

你说一句话,跟那些明星说一句话,肯定不同。

明星发三个字好辛苦,立马就有无数评论,甚至有人能YY出一篇文章,而普通人你就算遭遇到了不公,喊破嗓子也没人理你。如果你这辈子始终没有做出,有影响力的事情,那么也难言成功。而只是自娱自乐。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记住这个公式,成就=成功率X影响力X速度,这其中速度很难,影响力也不可控,所以我们能尽量争取的就是成功率,尽量把事情做成,不断地滚动前进。

如何脱离低水平勤奋

格局读书笔记

在明白了量级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如何脱离低水平的勤奋。

烧饼上多个芝麻还是少个芝麻,都并没有任何影响,没人买烧饼的时候,去数上面的芝麻,这个烧饼多个芝麻,所以我买这个,相信没人这么傻。

所以大量级的东西上,小量级就无足轻重,我们要尽可能的,提升产品的量级,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举个例子,你要去当小时工,一天多干1-2个小事,也就多赚几十块钱,这对于你致富毫无意义,你要想摆脱贫穷,就得尽可能的提升认知,从赚时薪到赚月薪,甚至赚年薪,小时工到年薪百万,这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比较。所以那些年薪百万的人,也从不计较,是否再多加一个小时的班,会不会有加班费。

一个优秀的专业的人,在做事之前,会梳理一个做事的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然后集中资源办最为重要的事情,至于无关紧要,可办可不办的事情,则从清单上删掉。

而没有经验的人,不会时间管理的人,则是追着事情跑,什么事先来,就干什么,最后就是追着紧急的事情跑。重要的事情,永远往后放。

而且在成本控制上,也不是说越低越好。

比如苹果的视网膜显示屏,其实就只比竞争对手高出10美元成本,但他却让苹果电脑的价格,整体贵几百美元。显然后者跟前者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再比如美团为什么要收摩拜,看起来是个赔钱的生意,不过摩拜虽然赔钱,但是可以大大激活美团的日活用户,扩大了用户的消费场景,而且摩拜产生的会员费,也会成为美团的现金流,所以亏损的只是资产,但是美团获得了现金流,而且只要后面,控制投入,略微提价,亏损也很容易转成盈利。别小看提价这个事,由于单价太低,所以他提价幅度会很大,大家也不太会感知。但是对于现金流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王兴就有这个格局,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最简单的表现就是,美团点评这一年,股价一路上升,2019年12月,价格已经破了100港元,相比开盘价涨了50%,相比年初的低点,翻了一倍还要多。

作者讲,人都应该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慢慢来,千万不要简单的不愿意做,难得又干不好,最后一事无成。只要踏踏实实得,一段时间后成功率都会提升。效率也会提高。

投资也是如此,你得先把简单的组合做好,然后再去做那些复杂的组合,最后再去精选个股。绝大多数的散户,总想一夜暴富,上来就精选个股,想一口气吃个胖子,结果被胖子一屁股坐死了。

有的人会随着年龄不断成长,越来越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积累了经验,而更多的人,则到了30岁就遇到了天花板,因为他们总是失败,还不吸取教训。无法升级到更高的量级。

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

能力基线

作者讲,很多人穷其一生的功力,去研究了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

比如一些发明家,自己手工造出了一辆汽车,这就属于是胡干和蛮干,除了浪费时间和金钱,毫无结果。社会根本就不需要这东西了

如果一个人要有所突破,就不能总从零做起,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基线,用老百姓的话说,你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去起跳。

投资也一样,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是现成的理论了,你去学习就好,实在没必要从头感受一遍受虐的滋味。

告诉你技术分析没用,波段操作会亏钱,你记住结论就好,可以实践经历一下加深印象,但是你说我用半辈子的投资再得出这个教训,就有点太惨痛了。

所以一定要先学习,再投资,这样起码你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而不学习去投资,你亏了也是白亏,根本总结不出任何东西。很可惜80%的人,仍然不知道这个道理。

创业也是一样,你要想干点什么,就先去实习打工,先把这个行业摸透了,再去开店创业,这样你就有了一个比较高的基线,一些愚蠢的错误,就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钱就可以不赔。但很多偏偏不信邪,非得自己去接受着磨难,只能用傻缺来形容。最后赔的一溜够,甚至对生活都失去信心了。那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理论极限

除了基线,也要看到自己的天花板,也就是极限在哪?超过这个极限,很多东西就会混乱。

比如有人投资,用一两万的资金,它能够从容应对,心想,赔了大不了再赚回来,每月收入也有1万,而当他把房子一卖,来了一二百万,他心里就慌了,一天下跌1%,就是一两万没有了,所以就产生了明显的贪婪和恐惧,最后被人性打败。

这就是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可以驾驭的资金,绝不是多多益善,甚至是极为有限的。

就像带兵打仗一样,超过一定的人数,你没有那个统率力的话,军队自己就会混乱和哗变。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很重要,只有知道了极限,你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合作,争取打开自己的天花板。

所以找到上下两条线,然后在通过可行的标准化的方法,推动事情前进,这样才能干成大事。

就像刘邦一样,知道自己领兵打仗不行,于是就全权委托韩信,甚至给了他齐王的称号,哄骗着韩信先帮自己平定项羽夺了天下,然后找机会再收拾你。每当我们读历史的时候,都感叹,刘邦一个农民出身,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格局。确实可能是一种天生的才能。

攀登的阶梯

当然,有了基线也知道极限在哪里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者阶梯。

为什么下图中画的连接基线和极限的斜线下面粗、下面细呢?

格局读书笔记

因为靠近基础的部分,做的人很多,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往上,目标的难度越大,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甚至很多道路都要靠自己探索,因此越来越细。

找不到上下两条线,是蛮干、傻干;找不到第三条线只能纸上谈兵。

避免失去朋友的方法

我们总是希望朋友越多越好,有首歌都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我们本能的会非常害怕失去朋友,作者讲,一般失去朋友会分为三类

  • 因为人生经历,而无法维系的关系

    比如那些同学和前同事,毕业之后你就会逐渐疏远,原来朝夕相处,后来则很难见面。慢慢的情分也就淡了。这种事情,也不会让我们特别惋惜,如果真有想见的人,还是可以去见的。而一直不见的,则通常都是思前想后,没什么可见的。

  • 交友不慎,结交了一些假朋友

    一开始觉得挺好的,但后来发现人品不行,所以这种失去也不可惜。

  • 彼此没有处理好关系,而失去的朋友

    有可能是一次争吵,一次分歧,然后就彻底闹掰了,这种事一段时间后,你会觉得很可惜。

合作型朋友的关系

而朋友的类型也分为三类,合作型,依靠型和暧昧型。

合作型的就比如同学,同事,战友,队友,我们在劳动和工作中建立了阶级友谊。双方通力合作,让利益结果最大化。

这种关系,也很容易被利益分配不均所打破,最后分道扬镳。很多公司创始人决裂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一旦赚钱了,一定撕逼。职场中的小人物其实也是如此,平常都挺好的,一旦知道对方薪资比自己高,就会瞬间变脸。

避免合作型朋友破裂的方法

避免这种合作型关系破裂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凡事都是丑话说在前面,合伙创业就做好股权分配。而普通同事,就禁止相互去打听对方赚多少钱。

另外,不要跨越合作关系,比如亲戚一起合伙开公司,这就属于越界了。

依靠型朋友的关系

依靠型朋友关系,比如我们常说的闺蜜,哥们就属于这类,看似没什么正经事,但就是关系很好。

但是这种关系维持也不容易,因为人的发展轨迹不一样,大学的时候是哥们,那是因为都很穷,工作之后是哥们,因为赚的也都差不多,但工作10年后,人和人的差距就出来了。

避免依靠型朋友破裂的方法

这种关系如果想要维持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大家同步努力,不能差距太大,也同时需要高姿态的一方,能够念旧情。

怎么看待借钱问题

生活中,经常破坏朋友关系的一件事就是借钱,这其实已经踩到了朋友的边界。

而中国人似乎还特别爱找亲戚朋友借钱,通常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为了凑房子的首付,但这种事其实非常糟糕,你把钱借给他,他买了房,日后房子升值了,你肯定自己不爽,心想,他赚了那么多钱,连个利息也没给,而反过来,他买了房,日后房价跌了,他供不起了,钱还不了,你们关系就会闹得更僵。

有人问作者到底该不该借钱,作者说,如果你借钱的数量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那么可以借,比如有人从你这借1000块钱,去应急交个医药费,这钱肯定可以借。

他要还回来皆大欢喜,还不回来也无所谓。但如果你就5万块钱,对方借3万走,你就得掂量一下。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格局 6.心智的成长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