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第一桶金》8.慢慢变富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昨天我们说到了华盛顿邮报。股神终于开始豪横了,给华盛顿邮报开出了高价。当时华盛顿邮报的掌控人是一个老太太,比巴菲特大十几岁。叫做凯瑟琳格雷厄姆,他自己也是独木难支,一直担心华盛顿邮报被一个野蛮人给抢走了,甚至会对这样一个报纸,施加政治影响。后来巴菲特找到了凯瑟琳,巴菲特的绅士风度,给凯瑟琳留下了深刻的好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巴菲特明确提出,他不想接手华盛顿邮报的经营,只是单纯地入股投资。以后这份报纸还是你说了算。

这点深深地打动了凯瑟琳,后来伯克希尔哈撒韦斥资1060万美元,买进了46万股B股,也就是没有什么投票权的股份。但买入之后,市场就下跌了,巴菲特损失了20%,然后又发生了严重的罢工事件,水门事件的风波,也波及到了他的电视台牌照,但巴菲特一直坚定地支持凯瑟琳。巴菲特买入3年后,才逐渐解套。但他依旧不卖出。巴菲特和凯瑟琳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巴菲特也履行了承诺,绝不干涉运营,甚至后期他要再次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都会事先征得凯瑟琳的同意。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不要感受到威胁。

这笔投资也给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买的时候巴菲特花了1060万美元,到了2005年,已经价值13亿美元,也就是说翻了130倍。尽管中间有很多的波折,但是坚持下来之后,这就是一棵摇钱树。巴菲特给华盛顿邮报建议,市场不好的时候,就用现金回购股票。从而增加股东权益。而巴菲特自己一股都不买,所以他在华盛顿邮报里的股票份额越来越高,到99年已经升到了18%。

巴菲特将这次投资,归结为注定要发生的事,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离开市场10年,回来之后,他还是否依旧是个王者。比如我们去荒岛住上10年,回来之后大概率可口可乐还是最热门的饮料,吉列也还是刮胡刀的王者,茅台,同仁堂这些企业也大概率还是老字号,但是苹果还能继续主导智能手机吗?恐怕未必。沃尔玛还能再支配零售吗,似乎也很危险。所以说你赶紧想想,什么东西,10年以后依旧存在,而且依旧主导市场。

不过,即便是注定具有优势的公司,早晚也会丧失掉主导地位,华盛顿邮报在73年的时候,是一家注定会发生的公司,但是在2000年以后,他就不再是这样的公司了,由于互联网门户的出现,大家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新闻,报纸变得无利可图。一些报纸企业纷纷转行,比如著名的新闻周刊1美元就卖了,条件就是承担负债。而2013年,华盛顿邮报把报纸业务全都卖给了亚马逊的贝索斯,其他业务,转型为格雷厄姆控股,也跟巴菲特一样,学着做投资去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特许经营权在投资中的作用,他可以确保一家公司长时间的超额回报,但是不要以为特许经营权就是一沉不变的,他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消失。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拥有特许经营权的时候耐心持有,在失去特许经营权之后,转手卖出。

在1974年巴菲特还买入了一个生意,至今都没有卖出,就是韦斯科金融公司,他也是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旗下有一个储贷公司。就是做那种住房贷款业务的。业务不错,但股价长期低迷。巴菲特和芒格对于储贷类公司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最后圈中了韦斯科金融公司,当时他的市值不到3000万美元,仅相当于净资产的一半,巴菲特和芒格用蓝筹 印花买进了200万美元,大概是8%的股份。

而这时候,韦斯科金融又在收购其他的公司,叫做圣塔巴巴拉金融,但是出价太高,这让巴菲特他们很不满意,于是就给他们搅和黄了。作为补偿,蓝筹印花可以吃下更多的股份。1974年,已经拥有了该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巴菲特芒格加入董事会,到了1977年,蓝筹印花持股比例超过了80%。对应的是,韦斯科金融,每年可以提供570万美元的回报。伯克希尔又持有58%的蓝筹印花,也就是说,相当于间接持有46%的韦斯科金融。

不过后来韦斯科金融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他偏偏要去投资一个钢铁公司,叫做精密钢铁仓储公司,这个公司一开始还行,有点品牌竞争力,但是后来,整个大环境就不行了,大家全都不赚钱,到现在都不怎么赚钱。作者说这可以算是巴菲特和芒格最不赚钱的一笔投资。

他的储贷业务其实也是一样,8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储贷行业要通过提高利率才能吸引储户,但对于之前发放的房产按揭,利率却是写死的,也就是说,收进来的钱贵,贷出去的钱便宜。这生意就亏了。很多储贷公司都破产了。巴菲特他们反应还是很快的,80年就把储贷业务卖给了其他公司。就留下了一座办公大楼。

对于韦斯科金融公司来说,他也没亏,因为曾经投资了房地美7200万美元,持有2880万股,到了2000年的时候卖掉,这些股票让他收回了8.5亿美元,我们来捋一捋,70年代,他一共就值4000万美元,最后却收回了8.5亿美元,光是这笔钱,就已经够了。但其实这只是韦斯科金融的一个业务。

它里面最重要的一笔资产是保险,85年他与菲尔曼基金保险公司合作,这是一家美国运通旗下的公司。巴菲特把他和伯克希尔铁索连船,他产生的现金流也会流入到伯克希尔当中,最重要的是巴菲特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浮存金。85年,菲尔曼基金保险公司,预收的保费储备金就高达13.24亿美元,其中有7%,大概是9270万美元,可以转给巴菲特,所以韦斯科金融,最重要的业务就是保险和再保险。

后来他又收购了堪萨斯金融担保公司,英文缩写KBS,这家公司主要承保银行高管的责任保险,如果银行经理人,因为不当行为需要承担公众责任,他就会赔钱。总之他专门在银行领域,做这个保险业务。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此外他还在2000年,收购了考特商业服务公司,这是做商业家具租赁的,是这个行业里的领头羊,他一直利润不高,甚至收购之后还出现了短暂亏损,2006年之后才慢慢回升。

2011年伯克希尔出售手中的韦斯科金融19.9%的股票,按照当年韦斯科金融27.5亿美元出售,当年他们买的时候,一共也才5000万美元。

70年代中期的时候,巴菲特完成了他的第一桶金,也就是自己的身价达到了1亿美元,但他能管理的资产要远超这个数,他持有40%的伯克希尔哈撒韦,12.5%的蓝筹印花,和40-50%的多元零售,而伯克希尔和多元零售,还分别持有25-40%以及17%的蓝筹印花,蓝筹印花分别持有66-80%的韦斯科金融,以及100%持有喜诗糖果。这就是巴菲特的财富版图。这还给巴菲特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美国证监会也就是SEC,注意到了韦斯科金融的多宗交易,而背后的大老板都是巴菲特,于是开始调查,让巴菲特自证清白,这个事也让巴菲特吓了一跳,如果老这么搞,说不准哪天就把自己给搞进去了。所以他需要重新调整持股结构,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加合规合法。1978年他把多元零售,并入到了伯克希尔,芒格也从此加入伯克希尔,成为副董事长。83年巴菲特又用伯克希尔买下了蓝筹印花100%的股权。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了,本书描写了从巴菲特第一次买股票开始,到形成伯克希尔为主的投资版图,随后他还投资了更著名的,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美国运通,IBM,苹果等等公司,巴菲特自己说,跟后面的钱比起来,前面的钱不值一提,他99%的财富都是60岁以后才赚到的。48岁之前的这1亿美元,只是基础中的基础。

巴菲特虽然被称作是股神,但是他却很少在股票市场上,通过买入卖出赚钱,他一说买什么,基本就是收购和并购一个生意,直到把自己买进董事会为止。这才是巴菲特的生意模式,他是靠控股公司,掌控无数多的能产生现金流的公司,源源不断的为自己提供现金支持,所以巴菲特不是个基金经理,他是养鹅的人,这就注定了,他的投资,只会成功,不可能失败。其实很多人都在践行巴菲特之路,模式和投资都可以学,但是从活到90岁,持续60年,这个有点困难,国内最牛的一些控股企业,也就存在了10-20年,所以远远达不到巴菲特的高度。老齐也在走巴菲特早期的道路,希望我也可以活到90岁。复利的作用,会让财富越到后面增长越快。所以当贝索斯问巴菲特,全世界都在研究你,你怎么保证,你的东西不被别人学会?巴菲特很自信的说,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慢慢变富。所以老齐用最后这四个字,与大家共勉!慢慢变富。(文章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读书笔记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8.慢慢变富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