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第一桶金》2.你所走过的弯路!巴菲特也同样都走过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今天我们看看,巴菲特投资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城市服务,这是巴菲特11岁的时候买入的一家公司,买入价格38.25美元,买了3股,卖出价格40美元,一共获利就5美元。

巴菲特的父亲原来就是一个股票经纪人,还一度是国会议员,但并非我们理解的大富大贵,在大萧条时期,也就勉强度日,所以巴菲特从小就立志赚钱,他到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批发可乐,然后拿出去零售,还买来一辆劳斯莱斯,然后出租。他在理发店还安装了弹球机,跟老板进行分成。所以可以说,巴菲特10几岁的时候,就非常有商业头脑,天天想的就是做生意,他甚至曾经买下一个农场。

11岁的时候,中国的小孩还没上初中,但巴菲特已经有了12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此时他要去买股票了。他说服姐姐,跟他一起购买了6股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他和姐姐各占一半。但是很快这家公司的股价从38.25元,跌到了27元,巴菲特一下就赔了60美元。这就让巴菲特十分的不安,恐慌程度跟我们现在的,借钱炒股的投资者是一样的,恨不得有个地缝钻下去,天天都躲着他姐姐,后来这家公司还不错,反弹到了40美元,巴菲特实在忍不了,就给卖了,每股赚了1.75美元。但是后来,这家公司的股票,竟然一路涨到了202美元,也就是说巴菲特本可以每股赚164美元。这就让小股神,第一次吃到了憋,应该说他犯了一个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此后他总结了两点,1不要执着于你的买入成本,2一定不能借钱炒股。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巴菲特都没碰过股票,但却依旧痴迷,为此他还上了沃顿商学院,他一边打工一边攒钱,在1949年,他19岁的时候,积攒了9800美元,此时他开始重新尝试股票,但是在这时候,他开始去研究什么图表分析,技术交易之类的,说明他当时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者。

巴菲特很偶然看到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然后就如同被电击了一下,突然开窍了,随后他马上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追随格雷厄姆,这时候他做了第二笔著名的投资,买入了盖可保险,也就是GEICO,中文名也叫作政府雇员保险,标志是一只绿色的蜥蜴,他买入了350股,差不多花了1万美元,涨到15000的时候卖出,获利5000美元。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实践格雷厄姆的方法和理论。

GEICO成立于1936年,向体制内的人,提供汽车保险,他的销售方式很特别,当时开创用寄送邮件卖保险的先河,据说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就可以为客户提供优惠的费率。所以当时他的业绩很好,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用自己的基金,买下了价值72万美元的股份,格雷厄姆也成为了GEICO的主席,那么自然巴菲特也就没啥好怕的了。相当于他是跟着庄家买入。巴菲特当时打着格雷厄姆的幌子,还专门找投资经纪人详细的聊了一下关于GEICO的情况,对这家公司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低成本和低保险风险是他的最大竞争优势所在。利润率也是同行的5倍,而且有大笔的浮存金可用。

那么这么好的公司,其他投资者怎么看呢?当时很多专家都认为,GEICO估值过高,而且市场份额只有1%,竞争力比较差。销售队伍也薄弱。所以不合适投资。这次巴菲特相信自己和老师的判断,没有理会大众观点,年轻的巴菲特把自己65%的身家都压在了这家公司上面。2年后他拿回了50%的回报。大家觉得股神这次赚大了,但是我们又错了,巴菲特又一次卖早了,之后的19年,巴菲特的这15000美元,可以变成130万美元。巴菲特痛心疾首,直到70年代,伯克希尔哈撒韦才重新投入GEICO,并且这回他再也不卖了, 一直拿到了现在。

下面我们看巴菲特的另一笔投资,此时巴菲特已经大学毕业,他非常想去,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但是格雷厄姆公司的正式岗位只招收犹太人,所以即便是股神,也没戏,巴菲特甚至要求不拿钱白干活,管饭就行,但这都被格雷厄姆无情拒绝。所以21岁的股神,只能卷铺盖回家。回到了奥马哈。这里咱们多说一句,奥马哈到现在为止也只有39万人口,还没有一个县城人多。说是商业城市,但出名的只有巴菲特,甚至不少中国人,甚至连他所在的内布拉斯加州都没听说过。

巴菲特这就算是股票下乡了,然后他就在老家到处推销自己选中的股票,但没人把他说的当回事。尽管他爸就是股票经纪人,他的老师是当代最著名的投资家,但这两个人,都不建议巴菲特投资股市,因为1951年的股市已经不便宜了,但是巴菲特却自作主张,他觉得择日不如撞日,现在依旧是个好时机。此时的巴菲特,违背了他当年的誓言,借了5000美元,加上自己的2万美元,凑了25000,准备在股市里找找感觉。与此同时,21岁的巴菲特还在奥马哈大学,开设讲座,介绍股票的投资之道。这么看来,股神当年,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老齐也是20多岁的时候,就写博客,介绍一些根本就不成熟的投资经验。

那么巴菲特此时的投资能力怎么样呢,他看上了一个工厂,叫做克利夫兰精纺厂,股价比这个公司的净流动资产价值的一半还少,换句话说,谁把这个厂子买了,立马申请倒闭,连固定资产都不用卖,就能赚一大笔钱。这就跟用50块钱,去买100块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属于白给的钱,这也是格雷厄姆的重要投资思想,捡烟屁股。于是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理念之下,开始心动了,他开始推荐这个厂子的股票,但是21岁的巴菲特显然还是太年轻了,他忘了一个风险,那就是这些企业可能业绩变脸,只要一亏损,立马就完蛋了。这个克利夫兰精纺厂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巨亏,不断地在削减分红,净资产也越来越少。看起来流动资产很多,但其实并不准确,比如库存就是重要的流动资产,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卖不掉的,所以你假设把他们都卖掉值多少钱,这本身就很有问题。要是茅台还好办,库存越多越值钱,但又有几个茅台这种奇葩呢?大部分库存都要贬值的,尤其是纺织行业的库存,根本无法按照成本出售,所以库存计价很高,但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高。你买一件衣服5000,等你要卖的时候,50可能都没人要、所以算库存的时候,通常都要打个折,比如7折,甚至5折。同样,应收账款也是流动资产,但这笔钱根本就收不回来,所以你假设他能收回来,也是有问题的。

所以此时,显然巴菲特还是太教条了,他有理论基础,但是还没有实操能力,所以掉入了这个坑里。随后这家公司股价暴跌。但股神在这个投资上赔了多少钱,并不知道。也有一种可能,股神只是把他推荐给了其他客户,自己并没买。

还有一个案例,巴菲特以合伙公司的形式,与一个朋友一起买了一个加油站,但是这个加油站的位置很不好,在德士古加油站的对面,后者的生意一直更好。巴菲特亲自上阵,也没能挽回劣势。这笔投资,让巴菲特损失了2000美元,他从这个生意里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护城河理论,没有护城河的生意,简直太难做了。

此时的巴菲特逐渐看清楚了自己,具备理论知识,但是还缺乏足够多的实践经验,仍然不能单飞,所以返回头又去求格雷厄姆,最后格雷厄姆被他打动,让他加入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这个公司其实一共也就4个人。

下一个案例是洛克伍德公司,此时巴菲特已经23-24岁了,他为格雷厄姆忙碌的工作了两年,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整理数据,他负责挑选出那些便宜的公司,被忽略的公司,还有失宠的公司,然后格雷厄姆再去做二次筛选。就在这个期间,巴菲特而找到了一家公司,叫做洛克伍德,是一家巧克力豆的生产商,他虽然常年亏损,但是拥有大量的可可豆库存,而且当时可可豆的期货价格正在飙升。如果他们要在市场上抛售,需要支付大量的税金很不划算,于是公司董事就找到格雷厄姆的公司,问他们要不要收购。但是开价并不便宜,那么巴菲特是怎么运作的这笔买卖呢?他又从这笔生意中赚到了多少钱,又悟出了什么样的投资原则。咱们明天接着讲。(文章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读书笔记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2.你所走过的弯路!巴菲特也同样都走过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