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读后感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数据显示,有75%的人曾经历过童年创伤。这些经历对于经历者的影响是持续的,而他们将这些童年的黑暗面隐藏,只在别人无法看到的地方,悄悄与之搏斗。但是,不少“超级正常人”顽强走出阴影,步入正常生活轨迹,甚至取得超出常人的成功和成就。

童年创伤并不容易应对,但是只要我们对未来怀有积极预期并为之努力,辅以有效的应对方法,我们终将可以爬出童年创伤的泥潭。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内容简介

父母离婚,人离世、酗酒或成瘾,家庭暴力,冷暴力,校园欺凌,各种程度的虐待,等等,数据显示,有75%的人曾经历过童年创伤。这些经历对于经历者的影响是持续的,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密关系、子关系、社交以及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除了少数人有条件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大多数人即便长大,依然将童年遭受的黑暗当作自己秘不可宣的隐私,不能与人言说,甚至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他们只能在别人无法看到的地方,悄悄与之搏斗。而这些人当中,有些人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本书将他们称作“常人”。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一书的作者梅格?杰伊博士,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结合自己经手的案例故事,剖析了这些“常人”是如何应对童年创伤对自己的影响的。梅格博士在书中指出,战胜创伤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那些“常人”一路走来也是充满了各种艰辛,但尽管如此,只要我们对未来怀有积极预期并为之努力,辅以有效的应对方法,我们终将可以爬出童年创伤的泥潭。

这本书将会给那些曾经经历过童年创伤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认同。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读书笔记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作者简介

[美] 梅格•杰伊(Meg Jay)

临床心理学家,弗吉尼亚大学教育学副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临床心理学和性别研究博士。她的作品曾经发表和出现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今日心理学》,以及美国国家公共电台、BBC、TED上。目前,她的书已经被翻译成超过12种语言。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阅读收

  1. “超级正常人”的定义与表现
  2. 对各类童年逆境的深度剖析
  3. 如何有效干预童年创伤,让生活步入正轨

精彩片段

  1. 英文单词中的“侵略”(aggression)一词起源于拉丁单词aggredere。这个单词的意思不仅包括攻击或袭击,还包括“解决问题”和“抓住机遇”。对于超常者来说,战斗通常意味着解决问题,这些超常者进行的战斗更多的是与贫穷、歧视、虐待、欺凌、不公平、遗弃等情况做斗争。
  2. 虚假自我与真实自我处于两个极端。前者遵循合适的社会准则,遵守法律,将自己最佳的一面展现给外界,而后者则是内心的真实的、有活力的情感,但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情感可以被放到次要地位,服从于表面上的虚假自我。
  3. 因此,对许多超常者而言,他们最伟大、往往也是最后一场的战斗,并不是世界上的善恶之争,而是内心里的善恶之争,因为美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在我们的内心和思想中会争夺主导地位。这场争夺并不轻松。我们的大脑不一定能让美好的体验取得胜利,但它仍然值得我们去战斗。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思维导图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思维导图

赞(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读后感

猜你喜欢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