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3.怎么才算做好了准备

《准备》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那么,怎么才算是真正帮一个孩子做好了准备,准备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这里先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有一个孩子叫扎克,这个扎克一学期学下来成绩都很差,他基本上不完成作业,因为没有什么作业,他自己也不愿意参与那些项目。后来老师就跑来找校长说:“这个孩子我得给他不及格了。”你知道这个孩子如果在学业上拿到这么一个不及格,就很有可能影响他不能够毕业;他不能够毕业,就不能够上大学。

然后这个校长她记得很清楚,她问那个老师的一句话,她说这个问题她问得相当无礼,她至今都能够记得那个老师看她的那个惊诧的眼神。她问这个老师什么呢?她说:“你真的准备给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判死刑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重,老师说:“我只是给他不及格,怎么是判死刑呢?”这个校长说:“你不知道咱们这儿的情况吗,这个孩子不及格,拿不到毕业证,上不了大学,他就很有可能到街上混黑帮,他混了黑帮就有可能被枪击,就有可能会死亡。你真的希望这样做吗?”那个老师被她说得这么痛苦,老师说:“那我再试试吧。”

他们的原则是不要放弃这样的孩子。你再试试看,再怎么样去辅导这个孩子,启发他。她说最后这个扎克还是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帮助扎克找到了感觉去学习。

那什么叫作做好了准备,他们的原则是十六个模块。这十六个模块在这张纸上,最底层的是健全发展。就是一个孩子必须得能够有健全的人格,而这个健全发展的人格,包括信赖——就是他能懂得信任别人,然后压力管理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是底层的三个模块。

中间的叫入学准备,入学准备的模块包括自我认知,就是我们说的“元认知”的部分;然后共情和人际交往能力;还有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我们说的SMART原则,制定计划并实现它;然后对自我和学校的看法,包括成长型思维,就是我们讲过的《终身成长》那本书,讲成长型思维的,把失败视作是学习的机会;然后自我效能感,就是认为自己是不错的,自我价值很高,也知道自己能够做事;然后归属感,能够找到集体的归属感,能够意识到我是团队的成员;还有学校的重要性,知道上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然后再上面这个层面,是毅力的层面,包括适应性、能动性,还有学术韧性,就是你要想在学术上能够有所建树,你真的得有点韧性,否则的话太难的东西就学不进去了,只能够学最简单的浮皮潦草的东西。

最后一个层面,叫独立性和可持续性,包括自主性、好奇心和目标感。

所有的教育和教学,都是从这十六种特质当中出发再进行的。这个校长说,众多研究已经证实,这十六种特质与成功密不可分,在人的一生中无数次需要用到。它们具有强大的力量,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适用。

他们以前曾经尝试过,对于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应该怎么办。有的孩子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被启发,没有那么容易被激励。他们曾经试过一个叫MASH的方法,这MASH是什么呢?叫作“强制性自习教室”,就是如果遇到这孩子真的不学习,我请你进MASH,请你进这个“强制性自学教室”,老师陪着你,盯着你写作业。这个方法并不成功,她说:“用这个MASH,是旨在划出特定的时间,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执行力,学习韧性、自律能力和压力管理。但好景不长,学生们开始称其为‘家庭作业的监牢’,而一旦得到这样的反馈,我们就意识到,必须对现行制度作出改进。”

在萨米特这个学校里,他们在不断地探索作业的意义,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她就发现为什么这孩子这么不爱写作业呢?原因就是很多作业真的没有必要。很多作业是无聊的重复,这个孩子早就掌握了,他没有任何兴趣,他觉得做这个作业没有办法帮他学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因为老师强制性的要求,抄下来回家写多少遍,然后就一遍一遍不断地重复。

所以萨米特学校换了无数种作业形式。她说至今他们都在探索过程当中,就怎么样布置这个作业能够帮助孩子更有兴趣去研究,让这个孩子更有兴趣去自学,学到更多的东西。这里有一个案例,我觉得特别值得推荐。

2012年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个对所有课程的打分。在萨米特学校里只有几门课是必修课,这个所谓的必修课,就是老师在讲课,学生在听。非常少,就那么几门课,而且是2012年的那个时候。

然后他们就发现,其它的那些项目制的课分都很高,但必修课的成绩垫底。他们说这怎么办呢?研究出来的结果认为,可能是因为强迫性。你强迫孩子上这个课,孩子不乐意。所以咱把它改掉,把必修课改成选修课。

改成选修课了以后,教学方式没有变,还是老师讲课,底下的孩子在听,打分还是很低。他们就问那个孩子:“为什么变成选修课了,你们来选了这个课,打分还这么低呢?”孩子们说:“这可能是一个陷阱,有可能你们把它改成了选修课,是想看我们选不选。但这些课,我们知道你们认为很重要,所以我们就只好选了。”

然后老师们跟孩子们讲:“不是,没必要,你们真的愿意选就选,不愿意选也没关系,你也可以在网上学。”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分上来了,突然之间触底反弹,打得特别高。很高兴,赶紧去考察,说为什么这个分打高了。一考察,心里面就凉了。分高的原因是选这个课的学生只剩俩人了。当选这门课的学生只剩俩人的时候,成绩一下子提高了。原因很简单,这两个孩子是真想学这个东西的人,所以选了这门课。

他们就开始反思说,怎么这么重要的课,学生们都不愿意选呢?然后就跟那两个孩子商量,说这个课再怎么样改进,你们觉得会更好。

最后他们决定学习苹果公司的“天才吧”的做法,就是让那些天才的程序员来给大家答疑。所以他们就把这几门必修课改成“天才吧”,就是老师坐在吧台答疑,有问题的学生排队提问。后来他们发现这个队伍排得太长,太多的学生跑来提问,怎么办呢?他们变成互助小组,就是让那些学会了的孩子,去给其他不会的孩子答疑,变成一个一个的互助小组。这样的话,学会的孩子就更有成就感,这几门课程的成绩大幅提高。
这些校长、老师,也曾经试图保留过这种面授的课程,但是最后依然变成了学生自学、老师答疑。用这种方式,她说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孩子受好奇心驱使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你不能够强扭着他,说你必须得学什么样的东西。

而这个自主型的学习方法,最重要、最值得探讨的,就是老师的角色。我相信很多人听我讲这本书,一定会在心中产生无数个疑问,包括我自己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作者说:“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并没有消失,只是变得不一样了。你在教室里,还是会到处看到老师的身影,无论学生是在进行自主学习,还是在做项目,老师都会从旁指导,并提供支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老师把精力放到了更有影响、更有价值的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上。一个萨米特的英语老师,可能在上午带着他的导师小组成员,进行‘剥文化洋葱’的训练,然后在‘畅所欲言’项目中,主持一场苏格拉底式的研讨会,之后在自主学习时间为一小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并没有变得可有可无,而是让他们的才能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是彼此割裂的存在,不会抱着自己的笔记本在角落里默默无闻,他们会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

我前两天跟一个小学的校长聊起这件事,我就说:“鼓励你,你可以去看一看,然后你可以实践一下。”那个校长就问我一个问题,说这是不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我当时觉得真的有可能,就是用这种方法,对于老师的眼界、老师的修养、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求一定是高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个就不去实践。虽然老师习惯于让学生们别说话,自己在台上讲,但是老师也是可以学习的呀。萨米特的老师并不是全美最优老师,并不是到处选最贵的老师来这儿。他们也是选了很多普通的老师,然后校长跟老师们一起研讨、一起不断地钻研。

最后你会发现,用这样的方法教学的时候,孩子们也愉快,老师们也愉快,因为老师们也能够找到好奇心。那到最后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不同的对接入口。什么叫对接入口呢?就是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一样,但是不妨碍孩子们都能够学会物理,都能够学会数学,都能够学会化学。

比如说,书里面有一个孩子喜欢过山车,他在很小的时候收到一个过山车的礼物,然后就开始研究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过山车。做数学课程的时候,他用过山车的案例;做物理的时候,他也用过山车的案例;他做什么东西都是为了研究更新一代的过山车。这是他的入口。没关系,你喜欢用过山车作为载体,你也能够成为一个把物理、数学、生物都学会的人,这没有任何问题。

然后还有一个孩子是以《我的世界》这个游戏为入口,他特别沉迷《我的世界》。然后他开始研究这游戏是怎么做的,怎么设定的逻辑,它的代码是怎么写的。从这里变成一个专家,也把该学的东西都学到了。

然后还有一个孩子痴迷于地图,就是整天研究各式各样的地图。没关系,这只是他的入口,他可以学会其他的东西。我就想起来,我大学时候有个同班同学,就是痴迷于地图。我相信生活中一定有这样的人。我那同学连上厕所都是拿着个地图在那儿看,全世界所有城市的地图他都看,就是极其喜欢这个东西。很可惜,我们那时候没有人认为,地图能够拿来完成作业,能够把它研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问。他就还是跟着我们一块儿学其他人的东西,他没有成为一个地图界的天才。因为那个东西,在我们那时候的教育看来,只是业余爱好,它不能够成为你连接这个世界的入口。

让这些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体验,然后有更多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让孩子能够自行地设计很多学习方案。孩子可以参与到和老师的讨论当中来,让学生来主导他们这个课案的方向,这就是互动性的教学。不是为了钻体制的漏洞,而是要发掘真正的兴趣。
我们过去的教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是要了解考点到底在哪儿,怎么样能够摸到考试的规律,这实际上就是在钻体制的漏洞。我们目标不是为了这个,我们的目标更高,目标是为了发掘真正的兴趣。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可以探索的东西。实际上我们今天很多家庭早就过了温饱的阶段了,但是我们没有因为这个,就去激发孩子自我探索的欲望。我们觉得,还是要按照节奏来比较好,别人都在干吗,我们也在干吗。这就是我们从原始社会以来所养成的随大流的惯性没法被打破的原因。

而在萨米特,他们希望能够发掘真正的兴趣,这才是能够激发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核心动力。

然后拥抱网络。你想想看,如果在萨米特这样的地方,不允许看平板电脑,不允许看手机,或者不允许用电脑,它连课都没法上。它拥抱网络,因为网上的资源极多,能学到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还有就是倡导家长的终身学习。就是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更有理想,家长一定要自己有理想,愿意学习。我经常就劝很多家长说,不要整天逼着孩子读书,你要想办法逼着自己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你的孩子才能够看到榜样,才能够知道学习是可以很快乐的。否则的话,凭什么你让我学习,告诉我学习很快乐,但我都没见过你干快乐的事啊?你整天都在那儿刷手机,在那儿看电视,然后打麻将。你现在告诉我学习很快乐,你肯定是骗我。所以家长必须能够做出终身学习的楷模。

这部分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才算是真正做好了准备。这十六个模块要能够倒推过来,这才是我们设计课程教学的方法。

最后说,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在萨米特,最后有55%的学生拿到了大学文凭。你不是说100%都入学吗,怎么只有55%拿到大学文凭呢?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有很多美国的孩子“融化在了夏天里”。

什么叫“融化在了夏天里”?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是他不会去。他没有钱,交不起学费,或者他中间有一个打工的机会,他就跑掉了。甚至很多家长就说你别去了。这个作者,塔文纳本人,你知道她那个经历,我们听来都觉得有点惊心动魄。

她在高中毕业那一年,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她的班主任跑来找她,说:“开上车,赶紧去上学。”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紧迫感,非得把她逼着赶紧去上学呢?原因就是在那个假期里,这个老师已经损失了两个孩子。什么叫损失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自杀,一个孩子出车祸,酒驾死掉了。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美国那样一个贫富差距如此巨大、枪支泛滥、黑帮很多的环境下,生活在糟糕社区的孩子很有可能就“融化”在这个夏天里。本来拿到了通知书可以去,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不了了。

所以塔文纳始终牢记着她的那个老师,催着她说:“你现在就去,赶紧走,不要待在那个家里了。”你想想,她的爸爸杀人哪,她的爸爸最后杀掉了她的继母。

所以塔文纳就带着他们的老师,还有很多教育专家,进行一个大讨论,并且问了很多的孩子,什么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最好的东西?

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要专注于通用技能的培养。

什么叫通用技能的培养?就是你所学的这些东西,到了社会上是有用的,社会上的人是重视的。就好像我们今天大量的人都在应付考试,考试的很多东西在社会上是用不上的,但是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他们总结了一下,书里面有一个图。

这幅图告诉我们,雇主想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简历中看到的特质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领导力,排在第二位的是团队合作能力,第三位是沟通技巧,第四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位是口头表达能力,第六位是较强的职业道德,第七位是主动性,然后定量分析能力、灵活性/适应性、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能力、注重细节的组织能力、开朗外向的性格,战略规划能力、创造力、举止得体,还有创业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

这个是雇主希望从孩子、从大学生身上获得的能力。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是做了一个逆向的思维导图,根据雇主们想要的东西,逆向地倒推回来,然后说我们在学校期间,应该培养孩子哪36种重要的能力。

我那时候在给大学生上传播学课程的时候,我是真的找到了公关公司的老总。我就把他们请到课堂上来,然后告诉孩子们说“我们要招一个高级的总监,我们需要他具备哪些能力”。然后我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做漂亮的演示文稿。因为在公司里汇报,经常是要把演示文稿做得很好看。我说:“这就是你们将来很有可能会用到的技能。”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有一个奥美的总监坐在台下,听我们学生汇报他们的作业,然后那个奥美的总监跟我讲:“比我们很多员工做的水平高,我要拿这些本科生的作业回去给我们的员工,看看人家一个大学里的学生,是怎么做事的。”

这就是倒推的方法,就是你要知道社会上需要哪些能力,然后我们要帮助孩子培养出来。

这里有一个很感人的案例。有一天,塔文纳校长放学的时候,跟着孩子往外走,迎面走过来一个拉丁裔的男人,这个男人走到校长面前,就看着她。校长说这个人是不是我认识,看着有点面熟。她有点想不起来了。然后那个人说:“我叫马特奥,我是你的学生,你记不记得1998年的时候……”

过去了十年,这个马特奥跑来找塔文纳,因为当年她是他的老师。马特奥那个时候不想上大学了,他就跑来跟这个塔文纳讲:“我爸妈不让我上大学,我现在可能要放弃了。”塔文纳二话不说,拉起马特奥走到社区大学。因为社区大学相对开放。摁着他说:“你必须报名,你今天就报名。”然后硬是摁着他在那儿报名,让他上了一所社区大学。社区大学的文凭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然后这件事就过去了。

过了十年,马特奥来到塔文纳的跟前,跟她讲,谢谢你当年逼着我去上了这个社区大学,后来我又考了州立大学,然后拿到了一张本科的毕业文凭,我现在就在霍桑学校教书。霍桑学校就是当年马特奥的母校,也就是这个塔文纳当年教书的那个高中。就当马特奥在跟塔文纳讲这些事情的时候,她说“我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孩子们说她怎么哭了,其实就是那种感动的感受。

你作为一个老师,你帮着这个孩子成功,帮着这个孩子一定要想办法摆脱他所在的那个糟糕的环境,让他去上学,这件事情会影响到他一辈子。

准备读书笔记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准备》3.怎么才算做好了准备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