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思维》6.小心资本的巧取豪夺

《资本思维》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今天我们继续讲资本思维,昨天说到了找投资的话题,有些朋友问了,想找投资,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联系,作者给了这么几招,1是直接致电高层,直接找某家风投的合伙人或者投资总监,只要他们对你感兴趣,那么就会把这个案子带到公司去讨论。这些合伙人和投资总监,经常会参与一些论坛,或者活动什么的,你多去交换下名片。总有机会找到。

2、正确对待对方的沉默。很多情况下,你的商业计划书,发给对方就如同石沉大海,这是很正常的,投资人一年可能会收上千份商业计划,有的可能看个开头就仍在一边了。甚至他觉得这样的项目都不值得回复。这其实就跟投简历一样,不可能每个简历都有回复。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投,而且尽可能把商业计划书做好。

3、积极面对拒绝,从别人那里拿钱,肯定会经常面临拒绝的情况,脸皮薄的干不了这活。你必须要有一不要脸,二更不要脸的精神,有时候才能打动投资人。老齐见过,有的创业者把投资人逼到了酒店的卫生间,利用尿尿的功夫,争取了30秒时间谈项目。还有追到电梯里,为自己争取1分钟的时间。你要是没有这种精神,那么想从无到有的拿投资是比较困难的。除非你身边有资本的关系。有人替你摆平一切。老齐当年给我们公司的项目融资的时候,也吃了无数的闭门羹。自己就是投资人,被关系很好的同行们拒绝,这也是常态。

下面就是对赌协议了,这已经是投资圈的惯例,现在投资基本都要赌点什么,不是赌业绩,就是赌上市,他其实就是一种期权。比如2003年,摩根斯坦利投资蒙牛乳业,相当于2亿人民币,双方对赌未来3年增长率不低于50%增长率,如果达不到,管理层还要拿出6000-7000万股,交给摩根斯坦利。如果达到了,则大摩拿自己的股份奖励管理层。后来蒙牛增长达到预期,牛根生这才算是险胜。但是其他的企业恐怕就没那么好命了,比如著名的小马奔腾对赌失败,被判回购价值6.35亿的股份,而创始人还去世了,留下遗孀,按照夫妻共同承担的原则,要承担其中2个亿的天文数字。所以创始人签对赌的时候,务必要小心。特别是用自己财产承担个人连带责任的时候,能不签尽量别签。万一输了,你可能这辈子就完蛋了。

在实际融资中,如果投资人,希望要钱退出其实就好办了,很多情况下,投资人并不怎么要钱,而是想要股权。比如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大风厂厂长蔡成功,大风厂的股权以5000万的价格质押给了山水集团,做过桥贷款,日息千分之4,原本以为使用6天,京州商业银行的新贷款就能下来,然后再把钱还给山水集团,但是由于银行突然断贷,大风厂还不了钱了。过桥贷摇身一变成了高利贷,于是就悲剧了,三个月后法院根据贷款协议,判定大风厂的股权归山水集团所有。换句话说,山水集团不要钱了,而是要了你的股权,后来经过反贪局的调查,这原来就是山水集团勾结各方利益,给大风厂下的一个套。目的就是要拿到大风厂的控制权,然后搞拆迁。

还有现实中的例子,宝能通过万能险融资,然后野蛮人入侵万科,以不计成本的代价,准备蛇吞大象,争夺万科的控制权,最后还是领导出面,才平息了这场风波。所以这就是资本经常干的事,他看上了你某些资产,然后就直接攻击也好,曲线设局也罢,目的就是拿下你企业的控制权。然后你就得听他的了。资本可以通过控制权的杠杆放大很多倍。比如A公司可以用50%的股权,绝对控股B公司,然后再拿B公司的资产,去并购C公司,拿下C公司20%的股权,形成相对控股。就这样,类似于铁索连船,从而他就实现了对ABC三家公司的控制,举个例子,比如当时李嘉诚以长江实业控制10倍于自己的和记黄埔,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对于资本家而言,身价是一方面而已,他能够控制的资本可能远超他的身价。也许他就有1个亿,但是却能通过这1个亿,控制几十个亿的资本集团。这就是资本的可怕之处。所以资本背后的目的,一定是控制。而对于那些股权越是分散的公司,资本越是容易得逞。比如华为,任正非也就1%,如果华为上市了,必然会成为这些资本大鳄们袭击的对象,我只要收下不到10%的筹码,就可以控制一个诺达的华为。

那么创始人要怎么做,这就要通过协商解决了,聪明的创始人会找那些无害的资本,从而保留对公司的控制权,比如京东,他就找了DST,这家基金有一个传统,就是会把投票权委托给企业的CEO,然后自己只保留所有权,经过几轮融资之后,刘强东只持有京东18.8%的股权,但是他却依旧掌握着51.2%的投票权,所以企业控制权,仍然在他手里牢牢地掌握着。

还有其他的,比如AB股计划,这主要就是同股不同权,A类股票由公众或者机构持有,B类由创始团队持有,所有权都是一样的,但是投票权方面,A类只有1票,而B股则有10票,当年马云之所以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就是因为港交所不同意,同股不同权的AB股方案,马云肯定是不可能放弃企业控制权的。去美国上市的很多企业都用了这套方案,比如京东,聚美优品,陌陌等。

这里面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对赌协议通常都由坑,往往创始人的控制权,都会在对赌协议里丧失掉。比如俏江南,2008年他要扩张,张兰引入国内知名投资方鼎晖投资,估值20亿,鼎晖投资2亿,拿10%的股权,这个肯定没问题。但是千不该万不该,签了后面的对赌协议,俏江南如果不能再2012年上市,张兰就要高价回购鼎晖投资的股份。结果俏江南就是点背,2011年先是A股没上去,接着转战港股,为了上市张兰把自己的兰会所都给卖了,结果仍然没上去,这时候鼎晖投资就出来要求张兰回购股份了。还把张兰告上法庭。2013年俏江南在无奈下,只能又找人接盘还债,CVC以3亿美元,就吃下了俏江南83%的股权。一开始还给张兰保留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但一年多之后,双方就爆发矛盾,CVC一脚把张兰踢了出去。所以,千错万错都是跟鼎晖对赌埋下的祸根。当年张兰一定觉得,上市就是板上钉钉,没想到出现那么多的波折。

作者讲,很多朋友在一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凭着情谊和友谊,大家一合伙就开始干了。但是股权怎么分配却很久都定不下来。一开始大家都说,无所谓,反正都是哥们。但结果最要命的,其实全是这种江湖义气。中国人一直有这个传统,可以共患难,但绝不能共享乐。不赚钱的时候怎么都好说,而一旦赚钱了。矛盾就全都来了。比如中国合伙人大家都看过吧,一开始俞敏洪,徐小平,还有王强,三个人都是三分之一的股份,各司其职,做的都挺好。但是新东方做大了之后,矛盾就出来了。最后大家都说,千万别跟最好的哥们开公司。因为最后肯定连朋友都做不成。还有国美股权之争,黄光裕一开始对陈晓简直就是爱的不行,特意找了个厨子,天天给陈晓每天带饭。结果在黄光裕入狱,和贝恩资本的怂恿下,陈晓依旧反水。差点把黄家人全都踢出去。

那么股权比例到底该怎么分呢?可以划分股权的参考依据这也要有四类,出资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公司CEO,优势作用,和股权梯次。

1、有出资的合伙人,应该比没有出资的合伙人获得相对多一些的国权。

2、公司CEO,要承担公司更多的工作,所以理应获得更多的股权,这样也会更加有利于决策。

3、谁为公司带来的贡献大,谁就应该获得更多的股权。比如有人是带着资源入伙的,客户全都是他带来的,还有的人是带着技术入股的,这些要比只出钱的合伙人,得到更多的股权。、

4、所谓股权梯次,就是说谁占主要,谁是次要,最糟糕的股权结构是5:5,或者是3个人各占33%,看到这样的股权结构,投资人心里通常都会打鼓。最科学的股权结构,一般都是532这类。有一个人要能够绝对说了算。明天我们来继续讲,关于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话题。(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资本思维读书笔记

赞(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资本思维》6.小心资本的巧取豪夺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